賈伯斯的生與死:社經體制的挑戰!(上)

星期四, 10月 13, 2011

■姚欣進

美國蘋果公司創辦人與前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 ) 日前逝世的新聞,所帶來的各方衝擊與媒體網絡的迴響之現象,可說是跨越各國政治與地理條件的限制,成為全球性質的「網殤」。

一、全球網殤現象


身 為全球市值最大(或第二)的上市公司且為科技資訊產業龍頭企業之長期執行長(由1997年至2011年8月擔任代理與正式執行長,直至賈伯斯死前一個多月 前才辭卸),賈伯斯死訊的社會迴響理應在於科技資訊產業界領域內,這也是一般主流媒體過去至今對賈伯斯、蘋果公司新聞報導的分類標準,例如是屬於科技資訊 產業、企業經營或頂多是多媒體商品消費的新聞領域之內。


然而,全球主流媒體這次對於賈伯斯死訊的反應,卻將其視之為跨越科技資訊產業、企業經營管理等習見的主題領域,而更著重於賈伯斯個人非比尋常的個人創意、企業與科技資訊遠見以及他個人非常戲劇化的一生(包括私人生活與反敗為勝的經營管理)。

另 一方面,我們也同樣見識到全球群眾各領域、各階層對於賈伯斯逝世的鉅大集體性的哀傷。在賈伯斯逝世的幾日內,不僅有資訊科技業領袖人物、全球政要等代表主 流政商菁英的哀弔,更有全球各地消費民眾的自發懷念與感傷。在蘋果公司總部、在賈伯斯家前推滿了民眾悼念卡片與鮮花。在蘋果電腦公司提供的哀弔網站與各地 蘋果迷的網站裡,充斥著大量感念賈伯斯的個人留言。而尚未出版的唯一由賈伯斯授權的自傳,也立即成為亞馬遜網路書店預購書籍的第一名。

二、三大因素


總的來說,賈伯斯之死之所以會成為本世紀最動人、意義最深刻、影響最深遠的全球事件之一,乃是因為它完美地結合了三方面的因素:賈伯斯以及蘋果公司,乃是當前全球欲振乏力、動力逐漸停滯的科技資訊產業中唯一有突破契機的領航者,此其一。

其次,賈伯斯與蘋果公司多年來(但真正開花結果則是近十年的發展)乃是產業創新與嶄新而成功商業模式的代表。

其三,賈伯斯個人特質與戲劇化的生涯歷程,在在展現了美國文化傳統所強調的個人主義之獨立自主、冒險探索的價值,而他個人不僅能在激烈無比的市場競爭中成為無可置疑的成功者,而且是以反敗為勝、東山再起的王者之姿來結束他的一生。
換 言之,對於科技資訊產業來說,賈伯斯若健康活著繼續帶領蘋果公司,他與這公司就是活傳奇,能夠不斷推陳出新地提供新奇商品、帶動相關產業鏈,能夠點石成金 來帶領整體產業開拓前所未有的市場商機(如iPod、iPhone、iPad等商品重新定義、開拓了數位音樂市場,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的龐大新市場;而在 此之前,這些產品市場不是低價位、低利潤,就是非常局限於一方,難成全球化格局的規模經濟)。也就是說,在賈伯斯身上,各企業可觀摩學習到創新、新商業模 式與高利潤率這三位一體的竅門。而這三者更是資本主義得以運作成功的關鍵命脈。

而 對於擁護美國資本主義文化價值的主流媒體來說,賈伯斯幾乎充分體現了美國資本主義的所有正面因素:個人獨立自主、反抗權威、不懈地追求自我夢想、而且能夠 歷經失敗後還能笑到最後,而完滿地展現什麼是真正的創業者,而非庸俗而毫無想像力、毫無勇氣突破現狀,只知在既定格局裡賺錢的老闆。

對於一 般民眾來說,賈伯斯形象並非是遙不可及的科技老闆,而是出身坎坷(一出生就被生父母送出被人收養,養父母是藍領階級)、大學只正式念一學期(旁聽一年半) 退學生、與二度創業者(即使賈伯斯於1976年首次創業空前成功後,卻被迫離開自己創立公司,並在時隔13年後重回當時快要破產的蘋果電腦公司)。賈伯斯 的成功,意味著有多少社會流離的邊緣者、失敗者如養子女、中輟生、力爭上游的窮困青年、失敗的中小企業家、甚至癌症病患者都可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希望:只 要我堅持夢想、只要我努力,機會永遠存在。

賈伯斯的一生,不僅僅是他個人或一家成功企業轉型發展的故事,而且是綜合了資本主義所有核心而正面的元素的超級動人故事(事實上,好萊塢方面早已開始搶購賈伯斯自傳的電影版權,我們應會很快地在電影院看到賈伯斯的傳記電影)。

一 句話,在這全球資本主義危機四伏、前途莫測的困局裡,賈伯斯與他的蘋果公司乃是資本主義制度的最佳代言人:在他身上,我們見識到企業創業者的勇氣、智慧、 遠見與毅力;在蘋果公司商品上,我們體會到(如果我們付得起錢購買)能細膩而貼切地符合使用者工作或休閒需求的設計與美感,甚至開啟我們過去所不知的潛藏 消費慾望。

因此,上述三方面的元素,一旦放在當前全球資本主義搖搖欲墜現實裡,尤其是作為百多年來全球資本霸主的美國目前困頓的經濟環境, 就更能說明在廣大民眾、主流菁英對於賈伯斯死亡的哀嘆,從深層的社會心理層面來說,其實是反映了一位民眾可以寄託希望帶領他們突破困境的英雄人物,卻倏然 而逝的深沈失落感。

賈伯斯的生與死,之所以會在此時此刻引起全球國殤式的哀悼,必須從上述的角度來了解。

三、兩大問題的質疑


然而,對於嚴厲批判資本主義體制與價值觀,並真誠追求另一種社經體制可能性的左翼者來說(包括筆者),賈伯斯生與死的意義,不是別的,而是最嚴峻無比的制度挑戰。

如 果我們能從蘋果電腦、賈伯斯等人身上看到某些文化正面價值的表現,如人類經濟活動中各面向的創新、突破與發展(從數位、電子等專業電機與資訊技術創新突破 到工藝美學設計的推陳出新,從全球化布局經營效率到準確與即時地掌握消費者需求等),而這些創新突破無一不是在美國這種典型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出現,那 麼,我們似乎要被迫承認:資本主義畢竟還有這唯一,但也是最根本性的優點,即能培育、激發個人無與倫比的創造力,能制度性地培育充滿創意的企業來迅速發展 並帶領整體產業轉型升級。而這些,正是蘋果公司與賈伯斯這些年來的代表成就!

而在個人方面,賈伯斯一生豈不已具體展現:資本主義社會能夠以公平競爭制度,毫不偏頗地獎賞一個能獨立負責、勇於突破的創業者。似乎資本主義社會能以最彈性而靈活的制度,來給予獨創性的個人最自由與寬廣的空間來發揮她獨特的才華。看到賈伯斯的一生經歷,我們能夠否認嗎?

綜 合上述這兩大問題,左翼要面對的根本挑戰乃是:如果資本主義社會能夠出現賈伯斯與蘋果公司這種充滿創意與創新產品的人物與企業,那社會主義計畫經濟體制能 夠做到嗎?如果社會主義經濟不能做到(或非常困難),無法有個人創意、自由發揮的空間,無法有不斷突破傳統的創新經濟現象出現,那要鼓吹社會主義經濟來取 代資本主義而成為另一種生活方式之選擇,豈非毫無意義?

換句話說,如果另一種經濟體制在未來不能有賈伯斯這種創意個人的發揮機會,不能持續出現各種創新(從科技、文化到藝術等)的行為與現象,這新的社會願景,即使強調是公義社會,長遠來說,也將難以持續走下去。

(台灣公共化協會成員)

作者附識:由於篇幅所限,本文將以上、下文兩篇來深入討論本文主題;接續的下一篇將回答上篇所提出的問題。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