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的民意為何拉不起來?

星期五, 4月 15, 2011

■姚欣進

自3年前國民黨重掌政權以來,台灣政局似乎相對穩定下來。一方面,過去善於造勢、倡言政治高調的民進黨由於失去了政治舞台的主角地位,台灣政局就少了許多辛辣表演政治,主流媒體也少了許多可供發揮著墨的空間。

另一方面,國民黨團隊向來就是技術官僚出身,加上其長尊幼卑的科層文化,個個保守謹慎,毫無膽識來搞政治對抗,當然也就使得台灣政治呈現出一個只會依循既有軌道來行使權力、發展經濟的日常運作機制而已。

當然,更主要的原因是:經過十餘年來台灣經濟的節節敗退,台灣實已元氣大傷,整個社會幾乎只有一個最主要的期待,即把經濟搞好、把自己的現實生活顧好;其餘的政治爭議,乃至於政治熱情,都顯得是多餘的了。

事實上,當一個社會越是開始走向相對平穩,或整體的社會氛圍認為目前的經濟或社會大方向是走在相對可以接受的局面時,則現任的執政者與政黨,往往就能成功連任。
兩岸穩定關係製造利勢

以此來看,當前的馬英九政府無疑地正是處於這極為有利的局面中。

首先,對台灣經濟發展最具決定性因素的兩岸關係,已在馬政府的互不否定、維持現狀與朝向一個中國架構下發展出兩岸信賴、積極互動的局勢。兩岸關係的和緩,不僅對台灣經濟而且在許多方面,包括文化與社會視野的拓展,都是有正面效益的。

兩岸的開放互動,並不必然意味的台灣就會被矮化或一面倒,而是從對岸的相似與相異處,我們往往更能體認台灣自己的優點與特色。

在歷史上,兩岸實質分離的各自發展,實已有百年之久(若從1895年割讓給日本算起)。兩岸的社會除了正式名稱上還無法稱得上是兩個獨立國家外,實質上,誰能說不是呢?更重要的是,唯有在目前兩岸關係相對穩定下,台灣自身未來的發展方向才有可能明朗化,才有可能在可估算的未來展望下,來籌劃自己未來可能的發展命運。

其次,在現實的利益上,台灣經濟也的確在兩岸經貿一體化的趨勢下,帶來實質的發展。而這正是馬英九邁向連任之路的最有利因素。
客觀條件下 造就政治英雄

既然如此,那為何近日幾次的各方民調都顯示馬英九幾乎與民進黨可能的總統候選人,如蔡英文、蘇貞昌,其能得到民意支持相差很少,幾乎平手呢?為何馬英九這幾年的施政正面成績沒有帶給他廣泛的民意支持呢?

一個顯而易見的答案是:馬英九充其量之只是一個合格的技術官員,而非充分發揮創意、克服各方困難從而領導時代潮流發展的政治領袖。

這個答案只說明了馬英九主觀能力方面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馬英九的時代(也是我們的時代),也不可能讓他(甚至其他任何人物)成為扭轉時局的英雄人物。

原因很簡單:當資本主義經濟還處於長期繁榮發展的歷史階段中,或尚未耗盡一切的發展可能條件時,所謂英雄人物就有他相對的發揮空間。只要這政治人物能有其創意與膽識,能將各方不利條件轉化為有利因素來渡過難關,開闢出一個嶄新的局面。

例如,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林肯總統,雖有其過人毅力與遠見領導美國社會解放非洲裔美人、重新統一美國,但當時美國正處於資本主義長期發展的歷史趨勢中,而林肯總統領導的北部區域,乃是美國工業資本主義的大本營,正是社會生產力蓄勢待發的歷史關鍵點上。

另一個例證是第二次大戰時期的小羅斯福總統,他一方面以凱恩斯消費需求的理論,來擴大公共投資,另一方面也因緣際會地藉著世界戰爭來大力破壞與全方位的重新建設帶來當時全球資本主義無窮的新商機。

這都是資本主義歷史長波中處於上升階段的客觀現實裡,只要有位傑出政治人物出現就可順勢來帶領社會突破難關而走向新局面。

換言之,歷史與經濟條件必須已客觀存在,一個傑出的政治人物才能有發揮的空間與可能。
顧全整體政經 無助小民期待

相反的,當資本主義經濟運作已不斷陷入長期下坡的趨勢,不斷以更大的矛盾與危機來掩蓋、拖延短期與當下的危機時,任何天才都不可能帶領一個社會步入新的天地中──除非這政治人物所服膺的乃是新的、更合理的社經體制。

以此來看,馬英九今日乃是在台灣資本主義內在需求下的忠實執行者。任何一個稍有常識的資本主義經濟擁護者都知道台灣資本的發展,若不在兩岸經濟一體化格局下是不可能有任何前途的。一旦違反這資本邏輯的客觀趨勢,例如過去李登輝的「南進政策」、「戒急用忍」等,下場就是荒謬的笑話。

但,馬英九今日服膺正常資本邏輯的兩岸經濟一體化的政策,能帶領台灣社會之絕地大反轉嗎?答案是:這只是局部性、階段性的繁榮,但不會是社會整體的全面效益,而是更加深台灣社會內部的貧富差距與社會群體感的失落。在今日全球資本主義所謂資本密集化的格局下,經濟成長率與就業率、勞動待遇的改善是分割的、不掛勾的。

近3年來,似乎台灣就業率有些微改善、市面景氣有所回春,但我們一般民眾的幸福指數、快樂指標、乃至於勞動條件、社會治安、種種觸目驚心的社會問題卻每況愈下。這就是為何馬英九的整體經濟政策雖然正確,但民意始終不高的真正原因。

(公共化協會成員)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