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工程師的勞動囚籠

星期五, 6月 04, 2010

■林子暉

2010年3月104人力銀行網路問卷調查,高達76%的電子業工程師想要轉換職務,48%工程師認為自己付出的時間與心力低於所得。對比這份調查,聯發科與台積電等電子大廠公佈員工本年度平均分紅,將可達到70至300萬不等,這呈現一個令人感到有趣卻又疑惑的事實:拿這麼高的薪水,他們的苦悶到底在哪?其實可以簡單的從「宅男工程師」這一個社會既定印象的辭彙裡找到答案……。

2007年11月網路新聞內容:「25歲以上碩士學歷,三人有兩人不愛動,非工作時間的紓壓方式多為上網及睡覺,稱為宅男式黃金單身漢,……竹科聯誼社也建議竹科人走出戶外,才能早日結束光棍王老五和宅男的單身日子。」如這則新聞所述,「宅男工程師」在一般大眾的觀感裡,代表著薪水優渥但人際互動低的電子業專業人員。固然它多少是一種群體的刻板印象,然而現實上當主流媒體輕浮地使用這樣稱謂的同時,卻很粗糙地忽略背後殘酷的社會問題。

同上文所引用的104人力銀行網路問卷調查,38%的工程師平均工時超過11小時,其中29%更超過14小時。工時過長,全面的剝奪這群專業人員的身體自主性,無法具體規劃自己的生活作息,無可避免的影響身體健康與生活內容。長時間工作壓力與作息混亂,剝奪的絕非只是短期影響,而是長遠影響個人的客觀生存條件與社會互動能力。

除了長時間的工作勞動,電子業龐大縝密的分工,也造成群體意識的貧乏(僅限於部分辦公室文化的體認)。據筆者的觀察,一名筆電大廠的電路設計人員,單日工作11小時內,除了透過電子郵件寄發制式化的設計文件外,僅有低比例的團隊會議,會議平均進行1到2小時,形式上卻多半是單向式的指派分工與工作進度檢討。

群體意識的缺乏,造成的絕非只是主流媒體所云「交不到女朋友」爾爾,更是社會參與的貧乏,而這種個人的孤立很容易陷入惡性循環。缺乏透過群體解決問題的能力或公眾知識的不足,會造成主觀上與社會互動意願降低,更造成客觀與他人討論與溝通的能力與管道缺乏。2010年4月詐騙新聞,一名方姓工程師被以援交名義挾以黑道威脅意圖詐騙10萬元遮羞費,雖最後由警方偵破,但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

然而這套支持生產制度與關係的,絕非僅僅於薪資條件的吸引,更是整體意識形態的塑造,其中尤以網路虛擬社群與電子產品消費模式最具代表性。固然網路為新的互動方式,然而也將原本複雜細膩的人際互動速食化,如粗糙的網路言論或公眾制裁。長時間勞動後,透過速食化虛擬社群如「魔獸」與Facebook,是無法建立公民討論的可能性,只暫時緩解自我孤立的恐懼感,強化既有生活型態合理性。

電子產品消費模式更是弔詭,如iPhone等產品的消費意識提供自我認同價值,卻也讓原本已日漸惡化的勞動薪資重新成為企業主的利潤,其專業知識反而合理化高價電子產品的需求。其中尤以最近火紅不已的宅男女神瑤瑤及豆花妹為最鮮明的例證,透過網路遊戲與網路影音,塑造個人伴侶的形象,在簽名會或宣傳活動上透過肢體接觸與矯情告白,徹底消費宅男形象。消費形象過後,又透過遊戲及設備的消費再剝削。在無法人人成為郭台銘與林百里、和所謂工程師事業第二春成功比例甚低的現實下,很自然成為電子業工程師自我緩解的最佳方式。

網路上仍多少傳播著刻板印象如「竹科人怪怪的!」,但在台灣電子業產業環境、勞動條件日益惡化下,宅男黃金單身漢卻早已不是普遍的存在。台灣從大專教育到職場,平均年增15萬的產業大軍,在生產關係中陷入勞動囚籠,既走不了又待不住。

固然台灣低利潤代工的產業結構,是造成這種長工時反覆勞動的首因,但卻也是積極行動的機會。勞工團體應儘可能尋求主動教育的方式,如網路社群,或等工會組織率幾近於0%的科技業建立工會意識,從個人基礎權益透過群體討論與合作,打破電子業勞動雇用體制的迷思,如長工時責任制與白領勞工等於小股東等,才能在群體意識與公民參與建立的良性循環下,讓宅男工程師不再是一個粗劣的群體代名詞!

(台灣公共化協會成員)

1 意見:

匿名 提到...

這是咖啡和稻米的選擇
台灣是美國商會消費性電子產品殖民地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