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的繁星推薦

星期六, 6月 19, 2010

■任懷鳴

當我們讀「朝三暮四」這個寓言故事,看到猴子們斤斤計較於橡果之「早上三升、晚上四升」或「早上四升、晚上三升」,卻無法看出養猴人的欺騙性,總令人覺得可笑又可悲。最近,教育部宣布「大學多元入學之繁星計畫與學校推薦,100學年起將合併」之後,引起家長與教師團體的群起反彈,其情景似乎有異曲同工之處。

在「繁星併推薦」這個爭議上,全國教師會及家長團體質疑教育部:繁星計畫取代學校推薦之後,學生失去學校推薦進入醫學系、牙醫系的機會,而繁星計畫限制校排名前20%的推薦資格,也使後80%學生的權益受損。

其次,全教會也引用研究指出,「學校推薦」無論在拔擢專才與學生適性就學的功能上,都優於「個人申請」;而在大學的成績表現上,學校推薦的學生優於個人申請的學生,個人申請學生又優於一般生;甚至指出,招聯會自己委託學者的「繁星計劃與學校推薦整合可行性研究」,便有「繁星計畫不能替代學校推薦的功能」的結論。因此,要求教育部廣徵各界建言,100學年度仍保留舊制的「學校推薦」(註1)。

而教育部對此的回應則是:第一,學校推薦被整併後,大學將原屬「學校推薦」的名額分撥至「個人申請」及「繁星推薦」,學生入學機會並無減損;反而,因為「繁星推薦」免去第2階段面試,學生可以減輕準備面試的負擔。第二,更名為「繁星推薦」的招生名額將擴增為5千名(原繁星計畫為2千名),對偏鄉高中或社區高中的學生更為有利。

第三,往年近4成大學校系在「學校推薦」的選才過程並未要求具體條件、在校成績、特別條件等,以致於和「個人申請」的區別不明顯;而高中也未做好適性把關,以致96~99學年的「學校推薦」入學,每年1萬多個招生名額,報名人數每每逾8萬5千人,「幾乎全部高三學生都被推薦了」。

第四,以96~98學年度錄取台、成、清、交、政大、陽明等6校之資料比對,發現此6校3年間,甄選入學管道未能錄取的高中,但透過繁星計畫錄取的卻有 90校;而以99學年度繁星計畫各區錄取高中之比對,社區高中錄取人數遠高於都會型高中,可見繁星計畫較學校推薦更能平衡城鄉差距。

第五,透過繁星計畫錄取學生之學習成績整體表現來看,皆不亞於其他管道,甚至還有更突出之表現……(註2)。至於「醫學系、牙醫系、藝術相關科系是否納入繁星名額?」以及「校排名前20%的限制要不要放寬?」教育部表示:已在研議中(註3)。

在此,兩邊爭論的焦點似乎是:「對於協助弱勢學生升學,繁星計畫和學校推薦,何者效果較大?」教育部認為是繁星計畫,而教師和家長團體卻認為學校推薦對後段學生的拔擢上更具效果,不可偏廢。

然而,教師和家長團體真正應該問的是:如果繁星計畫對於平衡城鄉差距的效果這麼好,那麼,「繁星推薦」的名額為什麼只有5千,而不是5萬人?就像媒體記者訪問高中學生,學生就說:「繁星推薦計畫提高國立及菁英大學的錄取率,只是增加頂尖學生的選擇方式,對中上水準的學生無太大助益。」

問題是,以98學年度20萬人的大學招生名額中,公立學校也不過才5、6萬人,全部都讓繁星計畫給分完了,那建中、北一女、全國各明星高中怎麼辦?或者,我們應該再進一步問:不論是都會或偏鄉,難道不能讓所有有潛力、有意願讀大學的學生,都可以進入素質較整齊、學費較平價的公立大學嗎?

其實這幾年,台灣民眾對「升大學」這個議題最大的誤解就是:「台灣的大學太多了,18分都可以讀大學!」殊不知,20年來,台灣大專生人口增加了一倍多(從55萬人增加為112萬人),但公立大專生的人數只成長了8成(從15萬人增加為28萬人)。

根據教育部的最新統計,98學年度台灣四年制的大學及獨立學院共149所;加上15所專科學校,則我國正式之高等教育學校共164所。這164所大專院校當中,私立學校就佔了110所,佔全部的67%。

再進一步看學生人數:98學年度大學本科生101萬人,其中私立約74萬人;專科生共10.9萬人,其中私立約9.7萬人;合計全國大專生共112萬人,其中私立83.5萬人,佔全體大專生的75%。換句話說,在台灣,10個大專生中,只有不到3個就讀學費較便宜、教學資源與品質相對較優良的公立學校,剩下的7成5則是私校學生。

根據美國學者特羅(Martin Trow)的定義,當一個國家高等教育(18~21歲)的「淨在學率」超過50%的時候,該國的高等教育已算是普及教育(15%以下為菁英教育,15%~50%為大眾教育)。拜經濟成長及十年教改之賜,台灣從民國80年代開始大幅擴充高等教育;93學年度,台灣高等教育的淨在學率就已經超過 50%,98學年度更高達64.98%,若再看到98學年度高等教育的「粗在學率」為82.17%,就可見台灣民眾對高等教育需求有多普遍、多熱切!然而,台灣公辦大學的擴充速度,卻顯然遠遠趕不上人民的需求,使得私校成了眾多人民不得已的選擇。

事實上,在現代民主國家,高等教育不但被視為提昇人力資本的途徑,更被當成是促進階級流動、維護社會正義的手段;接受高等教育不但不再是特權,甚至已是公民權的一種。但根據學者張富鈿的研究指出:在台灣,不論是1994年開始試辦的大學多元入學舊方案,還是2002年開始實施之新方案,家庭平均收入越高者,其子女就讀公立大學的機會越高;相較於進入私立大學的機會,低收入家庭子女進入公立大學的機會分別只有33.5%(舊制)與39.1%(新制)(註 4)。

學者田芳華更進一步指出:相較於高社經家庭,低社經家庭子女進入大學的機會較低;就讀公立大學的學生家庭社經背景相對優於私立大學;而高社經家庭子女更容易透過「推薦甄選」或「個人申請」進入大學(註5)。凡此,都證明了台灣的大學入學制度明顯存在「教育機會不公平」的現象,造成了階級複製的後果。

當然,台灣「教育機會不均等」的現象在高中教育階段就已顯現,只不過高等教育的情況更嚴重;原因無他,因為公立高中職就學機會還有50%,而在大專,公立只佔25%。因此,不論用何種入學方式(除非用抽籤等「非篩選」的方式),高社經家庭都因為其財務資本、社會資本、及文化資本的優勢,而使得其子女得到較佳的入學機會、享有較佳的學習資源。

或許有人說,高等教育的市場化與私立化乃是世界性的趨勢,並非台灣的特有現象;各國政府在新自由主義思潮及全球經濟困境中,大多無力支付龐大的公辦高等教育;包括傳統上「大學免費」的社會福利國家(如北歐諸國),也開始要求學生分擔部分大學教育的開支(註6)。

但大家不應該忽略,除了東亞,全世界大部分國家的大學還是以公立為主,即使最資本主義的英國、美國,私立大學學生人數也在30%以下。或許最該稱道是古巴這個小國家:在人均GDP不到4千美元的古巴,2007年的高等教育粗在學率竟高達109%,而古巴的大學全部是公立,讀大學完全免費!

本文的結論是:台灣「升大學」的真正問題不在繁星要不要併推薦,或哪一種管道的名額多一點少一點;真正的問題在於「平價質佳的公立大學不足」!我們應該大聲呼籲:既然高等教育已是普及教育,政府就有責任提供「充裕、質佳、人民可負擔」的就學機會,以滿足人民的基本需求!

(高雄市教師會教育政策中心主任,公共化協會成員)


註1:全國教師會99年5月27日之新聞稿《請關心80%學生權益 不要讓高一、二學生在升學路上重新起跑》,資料來源:電子郵件。

註2:教育部高教司99年5月27日之新聞稿《回應全教會要求暫緩「100學年度繁星計畫併入甄選入學」之相關說明》,資料來源:教育部網站。

註3:中央社99年5月27日報導《繁星計畫併甄選入學 期程不變》,資料來源:中央社網站。

註4:張鈿富(2005)。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對入學機會之影響。教育政策論壇,8(2),1~24。

註5:田芳華、田弘華(2009.10.20)。大學多元入學制度與家庭社經背景關係之探究。資料來源:Floratien田芳華老師教學研究網誌。

註6:P. G. Altbach, L. Reisberg, L. E. Rumbley (2009). Trends in Global Higher Education: Tracking an Academic Revolution. A Report Prepared for the UNESCO 2009 World Conference on Higher Education.

2 意見:

匿名 提到...

我所唸的明星高中,幾乎人人可上國立大學,但是大家依舊熬夜苦讀,因為老師說國立大學也分階級,同學要拼頂尖大學。這是父母要我們考明星高中的原因,因為離頂尖大學更近了。

匿名 提到...

台灣教育公共化最差的是社區大學,私立與公立比是100:0,比大學、幼教的失衡嚴重太多。建議協會應從社區大學下手,先淘汰私立社大,增加公立社大。目前私立社大太多,而私立的學費就是比公立貴,造成社大無法普及。貴會若能推動廣設公立社大,必能調降社大學費,讓社大蓬勃發展。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