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於總統大選的策略投票

星期三, 3月 19, 2008


工人民主協會反對派︰潘欣榮、姚欣進

一、如何選擇?

在這總統大選的最後時刻,面對兩大主流政黨的激烈競爭,台灣社會運動的進步力量只有三種無奈的選擇:投票給謝長廷、投票給馬英九、或投廢票。

我們認為,雖然兩位候選人皆非台灣勞動大眾利益的代表,但這次大選攸關未來台灣進步力量的發展前途。因此,我們不僅不應漠然以對,認為這只是兩大黨之間的統治權力爭奪,而需做出明智的判斷與選擇。


二、參點考慮

在上述三種選擇中,近日有些社運朋友們已公開提出投廢票的意見,有人則迂迴地提出考慮投謝長廷。但我們的結論與這兩者不同。

我們的投票選擇,是基於三方面的考慮。

首先,我們根據台灣左翼政治運動的利益而提出這次大選應有的投票策略。我們考慮的焦點,在於什麼投票策略(包括投廢票),能帶給台灣左翼運動發展較有利的條件?

其次,既然是以策略角度來看待這次大選,因此無論我們決定投票給那一個政黨,絲毫不代表我們政治支持這政黨。策略投票與政治支持是不同的。策略投票,是以投票為策略來達到有利於我們自己運動力量的發展,而非以投票來表達我們支持這候選人的政見或立場。

其三,策略本身並無對錯可言,而是要針對當前的具體政治現實來判斷何者才是最適宜的策略。能夠精確地針對當前現實矛盾的關鍵而提出的有效的策略,才是我們應當考慮採用的。

例如,在2000年大選時,我們贊成投民進黨的阿扁一票,因為這是臺灣真正第一次的政黨輪替的民主實踐,這對於提升台灣民主政治與民眾的政治自信有其特殊意義。但在2004年,台灣一般民眾已有政權轉換的民主經驗了,而民進黨政權已不再是一個相對進步的歷史角色,國民黨集團更不用說了,而且台灣日漸激化的階級衝突逐漸成為社會主要矛盾,但勞動群眾卻無相應的政治權力來抗爭。在此情況下,我們贊成投廢票,以表達台灣進步力量無奈的抗議。

然而,今日大選的客觀局勢與前兩次大為不同。我們必須針對今日新的現實矛盾而重新思考我們的策略。

這幾年來,台灣勞動大眾的民生疾苦、與階級矛盾的不斷惡化已使得台灣勞動大眾日益迫切需要發展出自己的政治運動,以自己的階級利益為主軸來進行勞動大眾的政治抗爭。

但這屬於台灣社會內部矛盾的階級運動並非是孤立地實踐,而是在複雜的兩岸關係下進行的。兩岸在政治上是兩岸分治、政治對峙的局面,但在經濟上,台灣今日的經濟幾乎是全面的、結構性地依附於中國大陸。兩岸政治上的嚴重矛盾,不僅是台灣政治的核心議題之一,更深深地牽動了台灣階級運動的發展趨勢。

兩岸問題、統獨問題固然是台灣急迫與重大的政治問題,但相對於台灣、兩岸的階級運動來說,卻是次要問題。

另一方面,維持兩岸和平,乃是發展台灣左翼力量的必要條件之一。兩岸若發生戰禍或有激烈政治衝突,都將使兩岸民族主義衝突上升為首要政治議題。這將嚴重阻礙台灣左翼運動的發展,將使主要的階級矛盾被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態所取代。兩岸廣大勞動者的共同階級命運,會因彼此的民族仇恨而掩蓋,這將會斷送兩岸勞動階級群眾未來的共同階級運動發展。

了解了這現實,則這次策略投票的判斷標準就很清楚了。

為了有利於台灣左翼力量的發展以及未來兩岸階級運動的進行,我們要追問:那一個政黨候選人,相對來說,能對兩岸關係帶來較和平的局面?

顯然,馬英九勝於謝長廷而更有可能帶來兩岸和平的氛圍。馬英九的兩岸政策是繼續維持兩岸分治的現實(或僵局),並不尋求民主統一。他甚至為了避免掉入中共主導的一中架構,而一再避免處理兩岸政治主權歸屬的棘手問題。這種維持兩岸現狀的心態,事實上已不斷落後於兩岸急遽變化的社經現實,這都是馬英九兩岸政策的嚴重侷限性。

然而,在兩岸政策上(以及其他政經政策),我們從不寄希望於馬英九;我們不僅不認為馬英九的維持現狀能解決兩岸僵局,更不虛幻期待馬英九政策能長久地維持兩岸穩定的和平現狀(例如,若台灣一昧維持現狀卻不去實質解決兩岸僵局,則一旦時機成熟,中共政權有現實條件進行和平征服台灣)。

我們只是在當前的現實下,從馬與謝兩人之間做出相對選擇而已。

馬英九與謝長廷最大的不同,在於馬英九排除了法理台獨、避免製造兩岸嚴重衝突。相對來說,這就比謝長廷更能帶來兩岸政治對峙情勢下較和緩空間。反觀謝長廷一直深受深綠台獨教義派的挾制,選戰時拋出大量仇中的意識型態廣告,更要求馬英九斷然放棄終極統一的目標。

我們可以合理判斷,若謝長廷當選,這不僅反映法理台獨路線的空前勝利(過去八年的貪腐無能政績都能在捍衛台獨目標下被一筆勾銷,今後法理台獨政權還有什麼事情不敢做),更意味了兩岸關係今後將會更加險峻。在兩岸政權互不信賴、相互挑釁局勢下,兩岸勞動人民豈會有友善互動?台灣左翼運動又豈能擺脫民族主義、台獨建國種種爭議的牽絆,而徹底發揮自己的階級訴求呢?

基於以上的現實考慮,即使是馬英九只比謝長廷在兩岸關係處理上稍微進步一些、只多帶來暫時的和平空間,但這畢竟是目前現實中相對有利於左翼力量發展的條件。

因此,我們鄭重呼籲,台灣社會進步力量的夥伴朋友們在這次大選應策略投票給馬英九。


三、為何不投廢票?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誤解,其他相關的議題簡要釐清如下。

或許有人說,為何這次不投廢票來表達社會進步力量的抗議或主體性呢?

請容我們指出,要真正表達社會進步力量的主體性,莫過於社運界能扎實地結合自己群眾的力量,推出自己候選人在體制內表達訴求或在體制外就地進行抗爭來展現實力。與其這次消極地表達無奈的抗議,為何不先積極地耕耘基層、凝聚群眾力量來日再一決勝負?

但更關鍵的是,在當前嚴峻的選舉局勢下,我們豈能承擔台灣民族主義下的法理台獨之戰禍風險?如果過多的廢票造成了法理台獨路線的確立,將兩岸帶至不可測知的鉅大風險,甚而斷絕了兩岸階級運動的微弱生機,這豈是我們所能樂見?


四、什麼性質的兩岸經濟一體化?

另一個議題是︰我們應如何看待馬英九提出的兩岸共同市場?

從當前兩岸資本主義的運作來看,台灣正不斷深化與中國大陸之間的結構分工關係。台灣不僅在今日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都深深地依附於大中華經濟圈內,要再堅守戒急用忍政策或走民進黨政權的鎖國經濟之回頭路,都是完全不可行的虛幻妄想。

然而,馬英九的兩岸共同市場絕不是解決台灣內部階級對立、勞動大眾民生疾苦的良方。

即使如馬英九所言,共同市場是長遠的目標,它要在兩岸經貿互動多年後才會落實,但不論是初期的自由貿易區、或中期的關稅同盟,在這共同市場的發展目標下,兩岸經濟的互動勢將不斷往全面融合方向發展。

這不僅包括了兩岸生產與金融資本的自由流動,如投機資金流竄於兩岸來炒作兩岸房地市場、台灣製造業各企業在香港上市、大幅擴大在中國大陸的生產投資、台灣金融業於大陸建立銀行據點、發展消費金融與證券業、更包括了部分勞動力如大陸廉價的專業科技人才來台等等。顯而易見的,一方面,這種兩岸經濟融合大大有助於兩岸資本的積累,大幅加快兩岸資本的集中化、壟斷化。但兩岸資本集中壟斷過程的另一面,就是大幅的裁員,排擠掉重複、過多的勞工。

可以預見,兩岸資本主義的經濟一體化帶來的將是兩岸資本主義生產力更高階段的發展,但在社會生產關係的現實上,卻是更多勞動大眾勞動條件的惡化、更多失業人口,更殘酷無情的階級對立。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不可化解矛盾,充分表現在兩岸資本主義的經濟一體化上!

簡言之,馬英九的兩岸共同市場完全是為兩岸資產階級、兩岸大財團之利益所量身打造的方案。反之,從兩岸勞動人民的利益來看,雖然兩岸經濟在客觀上會不斷融合,但這經濟一體化的體制,卻必須建立在兩岸共同的社會主義體制上,才能真正的兼顧經濟生產的效益性與社會關係的公正性。

因此,我們對於謝馬之間的選擇,絕不是根據所謂共同市場或鎖國經濟之間的選擇,而是根據誰能帶來較佳的兩岸和平機會來決定的。


五、民主是必要條件

最後,是有關兩岸和平與兩岸民主的關係。

我們當然不是無條件的尋求兩岸和平。和平並非是兩岸關係的首要目標,民主才是。

兩岸之所以會有戰禍危機,關鍵在於兩岸對於台灣政治主權歸屬問題有基本歧異,而這歧見一直無法透過可行的談判架構或利益交集點來進行和平談判,以致於形成兩岸對峙僵局。

對於兩岸僵局問題,我們已多次發表文章(http://blog.pixnet.net/vonunten/post/9183718)。簡要的說,我們認為解決兩岸的有效而合理的方案,在於:對等談判、台灣自決與民主統一。

首先,兩岸和平的談判必須是建立在兩岸對等關係上,即承認當前兩岸分治、台灣事實獨立的基礎上。其次,無論是獨立建國或統一都必須是台灣人民民主的決定,中國不能取代台灣的民主自決。其三,兩岸如能走上和平統一的道路上,必須以民主為必要條件。若中共政權不願意民主為基礎來進行兩岸統一,則兩岸當然不應統一,否則這是斷送台灣民主。

如果兩岸能在民主基礎上統一,則不但兩岸能避免民族主義的炒作與戰禍,更重要的是,兩岸勞動人民能有更好的左翼運動條件在基本民主權利的保障下進行自己的階級抗爭。

另一方面,正因為民主是兩岸整合的必要條件,有了兩岸民主才能有兩岸統一,所以,我們絕非預設統一為絕對目標。如果中共政權拒絕兩岸民主,我們當然毫無理由要求統一,而如果中共政權更進而以武力壓制民主統一的訴求以達到中華民族主義的統一,則我們當然被迫將以各種方式(包括法理台獨)來捍衛台灣民主。

所以,我們嚴厲批判中共政權近日對於西藏人民抗暴風潮的無理鎮壓。如果中共政權還不懂得尊重西藏人民的自決權(包括分離訴求),中共政權就不可能能與台灣進行真正的對等談判。這只會助長兩岸不必要的仇視對立,而絲毫無助於化解兩岸的僵局。


六、結語

台灣階級運動乃是漫長而曲折的發展過程。在這過程中,我們應善於掌握各種有利條件,即使是微小的有利因素也應務實地評估與利用,否則原本就處於極端困乏現實條件下的左翼力量又如何逐步茁壯發展呢?唯有善於利用各種現實條件,我們運動的步伐才能不斷往終極的理想邁進。

這次大選,不過是左翼運動整體發展過程的一環而已,我們策略地運用其中可以運用的條件,但同時也絕不抱幻想,認為這條件會充分解決當前的階級矛盾或兩岸僵局。這些基本矛盾,只能有待於我們左翼力量成熟後來真正解決。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