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出的全球化 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

星期五, 4月 23, 2010

■林佩穎

這幾年在台灣,以城市為主辦單位所舉辦的觀光活動,可以說是不勝枚舉,光是2009年,台北市有聽障奧運,南台灣的高雄有世界運動會。舉辦的活動如果冠上「國際、世界」之名,就更有城市總動員的氣氛,活動順利、知名與否,與城市的榮譽感聯結在一起,而整個台灣則習慣性的沉浸在狂歡節氣氛中。

預計2010舉行的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以「彩花、流水、新視界」為主題,博覽會場地面積高達91.8公頃,設置14座展館,主辦單位台北市希望呈現園藝、科技與環保技術之美,達成參觀者在生活中實踐綠色生態理念,傳達愛護地球、保育人類美好家園的終極目標,並希望吸引國內外朋友眼光能實地造訪台北市,感受精彩獨特的城市魅力。

花卉博覽會的網站,有著藍天綠地以及花海的繽紛景象,勾勒出「綠色生態、保育家園」的景象,似乎在提倡城市與環境共存的價值與想像。但整個花博的規劃與執行似乎有所偏移。

讓我們檢視一下花博執行其間,北市府有哪些作為。

2009年10月,台北市政府拆除捷運圓山站附近40多戶民宅,因為這些民宅的樣貌不符合花博現代亮麗的形象(註1),拆遷地的居民因為經濟狀況不好,屋宅樣貌當然也不符合市府欲塑造的城市樣貌,因為就位在花博主場地的旁邊,市府擔心前來參觀的民眾會覺得髒亂,於是有了拆除的動作。

台北市政府自2008年11月中開始,自花博會場新生公園及美術公園陸續移走1千多棵的樹木,且沒有依不同樹種季節移植,因為這樣的即興式移樹,其中百多顆樹木已經死亡(註2)。

原來在這場城市想像的盛宴當中,並沒有弱勢族群的位置,也不將樹木的安置列為最優先的考量。

台灣的城市治理中,喜歡將城市塑造為被凝視的對象。一個能夠吸引觀光客的地方,是市民的驕傲與嚮往。適合觀光客的城市必須具有自己的特色、適合遊憩、並有著鮮明的景點。不論南台灣、北台灣大大小小的城市,無不強力訴說強調自己的特點,捏塑城市的品牌價值,往往成為公部門最強力的績效。

而這次花博的規劃當中,出現了大大小小展館,個個擁有特殊的外型,鋼筋、玻璃帷幕成為主要的建材,搭配大型的花海塑造,完全是再造奇觀的手法(註3),這樣的奇觀務必使每一個景點,都讓觀光客們有按下相機的衝動,高聳的鋼筋搭配透明的玻璃屋頂,所有日常生活的場景都按照「觀光模式」規劃,以現代、文明的外貌為目標,而具有歷史脈絡的建築、百年的樹木則在規劃中缺席,執行方式直接與主辦單位標榜的「綠色生態」口號背道而馳。

台灣政府政策上的精神分裂並不讓人陌生,常見左手喊保育、右手繼續開發,以開發為導向的思維,從不能真正反向思考徹底執行。不但如此,政府還透過類似花卉博覽會的城市狂歡氛圍,讓市民感染各式各樣營造出的環境保護標語,掩蓋並修飾不當開發所帶來的衝擊(註4)。狂歡節同時轉移了目光,讓所有民眾的眼睛只看到嶄新大面積的建築,而沒發現被消滅的城市肌裡。每一個狂歡節都塑造著一個無菌的環境,不容許髒亂、乾淨整潔,並充滿大型建築與玻璃帷幕:外觀的場景是進步的象徵;花團錦簇的花海代表著城市的繁榮,這一切都顯得似曾相識,聯結著所有西方印象中進步城市的樣貌。

城市加速改變,並務必讓每一個人想像這個城市時,想到的是均質化文明符號,似乎只有這一類的符號,才代表著能夠進入全球化的觀光路徑當中,擁有「國際」的資格。當我們擁有和別人相同的外貌,似乎成為同一個階層的人,在此同時我們務必盡全力讓所有人都看見我。

城市當然能以博覽會塑造自己被觀賞的價值,但除此之外公部門似乎遺忘了,每一個博覽會都是一個很好的反思機會,從全球地理、歷史的角度,尋找自己的實際所擁有的潛力,幫助一個城市在動盪的全球秩序之中,尋求一個有利位置,建構市民的真實需要。博覽會不只是公部門塑造的「均質化的假事件」;不只是園遊會;不只是街道上飛揚的標語;不只是那些奇觀化的建築。博覽不該只是政策的化妝師,掩蓋過度開發所造成的城市污染。

我們期待的博覽會是在狂歡節之後,真正將「綠色生態」的概念教育民眾向下扎跟,而非訓練一堆美化與行銷宣傳的專才,讓民眾只能活在想像出「生態城市」之中,事實是──只有眼睛與想像和生態、全球化沾上了一點邊,其他的一點也沒有。

(公共化協會成員、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

註1:請參考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44897。

註2:請參考聯合報http://e-info.org.tw/node/49333。

註3: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http://www.2010taipeiexpo.tw/mp.asp?mp=3。

註4:例如:高房價、河川污染、等等問題。詳見:http://burningmap.blogspot.c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