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論孫中山

星期二, 8月 17, 2010

■姚欣進

近日,台灣執政黨要籌拍孫中山先生的傳記紀錄片,引發一場爭論。前新黨籍立委的周陽山監委與自由派文化人平路女士,為了與孫中山同時代、蘇聯國父級人物列寧如何評價孫中山,各自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兩人的爭論,主要是環繞在孫中山的歷史地位,列寧評論的不同解讀,不過是這場爭論中附帶的議題而已。然而,筆者認為,列寧當年的評論〈中國的民主主義與民粹主義〉(發表於1912年中,幾乎是孫中山剛革命建國之後),才是掌握孫中山真正應有歷史地位的關鍵。不了解列寧對孫中山評論,就不可能準確地體認到孫中山歷史角色。

列寧是將孫中山的革命,放在當時落後國家(封建與半封建社會)的普遍性與世界範圍中來論析的,並特別將孫中山的政治與經濟訴求(民主革命與土地革命),與當年俄國民粹派相互評比,精確地評價孫中山政治綱領的進步性與落後性。

一方面,列寧認為孫中山是真誠無比的民主革命者,勇敢無畏地要推翻封建體制與其社經基礎。另一方面,列寧指出,孫中山畢竟不是社會主義者,而是幻想能在資本主義體制下,以各種方案避免資本主義弊病,如土地政策上以單一累進稅來實行土地國有,實際上是將土地從封建地主手中奪出,來全力適應私人資本的運作邏輯。孫中山土地綱領的進步性,乃是完全要服務於他所嚮往的資本主義新生產關係、新生產力的發展。即使如此,列寧仍然非常高度讚揚孫中山,因為正是他徹底的民主革命精神,才讓他會以當時最進步的土地綱領來全力對抗封建的經濟體制。

列寧在文末非常準確預言,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民主派,會在廣大農民群眾無比澎湃的政治動能中,找到未來「復興中國的道路」;另一方面,中國社會內部階級矛盾必然會帶來社會主義革命政黨的出現,而這社會主義政黨應「細心地辨別、保存與發展」孫中山革命民主主義的內涵,來發展自己的革命左翼運動。言下之意,未來中國社會主義革命,乃是在吸納孫中山進步的革命民主主義基礎上昂揚發展的。

後來的歷史發展,幾乎完全印證當年列寧的政治判斷。一方面,孫中山的民主革命路線越來越左傾,造就了當年國民黨的左翼派別,也開啟了北伐前國共合作。另一方面,中國共產黨果然是在廣大農民群眾中找到自己的政治力量,保存也創造性地發展了當年孫中山的革命民主主義,完成了後來所謂的新民主主義革命。

而這一切,都可在列寧這篇短文中找到發展的線索!列寧當年精準、深遠的政治判斷,何以致此?我們未來會繼續討論這問題。

(社會評論者)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