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券的效應

星期二, 1月 20, 2009

姚欣進

自消費券發放的短短兩天以來,民眾踴躍消費的風潮非常浩大。

據報導,這幾天各大百貨公司與大賣場的業績,平均增長了三成左右。而這僅是第一波的領取與消費行為而已,第二波的消費風潮,除了尚未領取或較遲消費者之外,更大宗的消費來源的將是目前收受消費券的出售商品或服務的商家與勞力服務者。

這些商家既是可領取消費券的民眾身分,也同時是出售商品、勞務後收取大量消費券的集中者。也就是說,商家手中的消費券數額將遠大於只領取政府發放消費券的一般民眾;可想而知,這會有效地刺激他們的更大量的消費行為。

第一波消費券消費所帶來的好業績,就會幫助商家們出清商品庫存、加速投資回收與資金周轉,例如,經銷商會進更多的商品,而生產廠商就會擴大生產更多商品來提供,而從而雇用更多人力、購買更多生產設備等等。而且,第二波的消費券消費,應會更擴大這消費效益。

毫無疑問的,這顯然是一個不斷擴大經濟效益的良性循環,即主流經濟學所津津樂道的乘數效應:最初的3600元消費會啟動一連串的消費、生產與資金周轉,從而在總體經濟體制內的流通過程中,這3600元會實際創造了幾倍數的經濟效應。

若是如此,那麼消費券這政策能夠扭轉台灣當前險惡的經濟局勢嗎?或在多大程度上,這政策有其正面效應?

答案是,這只是杯水車薪的微小效應,難以撼動大局。一些基本數據就可證明筆者的論點。

首先,政府共發出2,319萬份消費券,總金額達857億元;然而,這八百五十多億的資金不是政府稅收過多的退稅,而是政府在目前4.6兆之龐大財政赤字的現實下(占全年全國生產毛額之35%,即全年生產總額有三分之一要去還債),進一步地以特別預算之全數舉債之方式來提供這些消費券的。

換言之,這是我們全台灣以預支未來資源來消費的。但如今,在全台民眾每人平均背負著20萬元的政府赤字時,又再擴充舉債來消費,而未來是否能推動經濟成長還未可知,則這次消費券的發放,豈不是雪上加霜,債上加債嗎?

其次,這次消費券總金額的857億元,僅是台灣一年13.3兆元經濟規模中的0.64%而已!即使以最樂觀的乘數效應來估算五倍效應,也不過是台灣生產總額的百分之三左右。這麼微小的經濟成果,不是杯水車薪又是什麼呢?

消費券的發放,只是讓台灣眾多民眾在這艱難的現實裡,有個心理安慰、微小的物質補償來過個春節吧。

1 意見:

阿群 提到...

的確是,我的消費券只買了民生用品,原諒我沒多消費...(能省則省)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