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三部曲2〕根本問題是階級 而非種族與膚色 專訪馬來西亞社會主義黨秘書長阿魯
轉載自:立報/新國際
文:潘欣榮
訪談人■潘欣榮 翻譯補充■朱進佳(馬社黨中執委)
馬來西亞社會主義黨(PSM,以下簡稱馬社黨)是一個擁有3百名黨員、以培養左翼幹部為目標的政黨,成員需要擔任許多基層的組織工作,入黨的要求相對偏高。
這次訪問的阿魯哲文(Arutchelvam,大家暱稱他為「阿魯」)是馬社黨秘書長,他龐大的身軀非常容易識別,也曾用身軀抵抗警方拆除城市開拓者社區。據說,當員警破門而入並看到他時,武裝戒備的警方突然態度一轉,好聲勸他:先生,我們人力有限、能否請你自己離開?
在訪問過程中,阿魯一一勾選已回答、未回答的問題,雖然一整天他都在接電話、開會,但他態度從容,對我緩慢的說明和提問未表絲毫不耐。他先前甚至還為了協助抗爭車禍重傷、肋骨差點插入肺部,最近也動了腎臟手術,大家都希望他保重身體,但他總笑著說:「好的、好的,我會記得!」
訪問在馬社黨中央黨部辦公室中進行,說是辦公室,卻一個非常狹小老舊的空間。訪問過程中,協助翻譯的進佳驚訝大喊一聲,我抬頭看到一隻大老鼠從冷氣旁大洞自由進出。阿魯笑著說:「『牠』們是這裡的住客,常在屋頂上跑來跑去,陪伴我度過許多漫長的抗爭夜。」
根本問題是階級,而非種族與膚色
潘欣榮(以下簡稱潘):請你談一下參與運動鬥爭的成長經驗,為何選擇走上社會主義的道路?
阿魯哲文(以下簡稱魯):我們的大部分成員均來自國民大學(UKM),我自己唸的是經濟系。在這個學校裡,印度學生是佔多數的。當時我認為身為一個印度人,應該為同族群的孩子作些事,所以我們的社團會選擇到園丘(橡膠園)工人的社區,去幫他們的孩子作課輔。我不瞭解,為什麼當我們盡心盡力的在為他們的孩子上課時,他們的父母卻對孩子的教育卻漠不關心。
後來,我才開始瞭解,他們雖然希望孩子受到好的教育,但每日上班、下班、煮飯、洗澡、睡覺,隔日又再度上班,這樣的生活循環迫使他們對孩子的教育束手無策。
此外,我也看到在馬來西亞,三大主要族群(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因為種族、膚色的差別而產生矛盾。但我發現我們有馬來工人及馬來資本家,華人也有分為城市開拓者(類似溪州部落的都市原住民,移民城市打工的發展背景)及政客。這代表著,同一個種族裡有不同的身分,而我們要服務的是受壓迫階級的人民。所以,我認為根本的問題是階級,而非種族與膚色。既然要解決階級問題,我認為馬克思主義就是唯一可以解釋這個世界的工具。
潘:哪一段日子是馬社黨最艱難的時期?馬社黨如何度過這段時光?
魯:我們從過去的社區發展中心(CDC, Community Development Center)到今日的馬社黨,一路走來都非常艱辛,但我們能度過這些艱難時刻,是因為底下的3個方法。
一、誠心的閱讀並瞭解社會主義的理論。
二、我們要堅持和受壓迫者一起戰鬥:要為群眾不畏勞苦地工作,以獲得他們的支持和信賴。
三、永遠、永遠不要背叛你的夥伴們與基層群眾。
組織鬥爭經驗,分辨敵友關係
潘:我曾聽過一種質疑馬社黨的說法:「多數工人都希望自己是小資產階級,而非無產階級,所以社會主義黨是組織不到群眾的。」對此你如何回應?
魯:必須承認多數工人希望自己能擺脫無產階級的生活。但他們會這樣期待,是因為生活真的太困苦,同時資本主義教育已不斷灌輸他們「無產者是一個不好的身分」。
我們也認為無產階級的生活是辛苦的、是需要改變的,但改變的方向是爬向小資產階級?或者是建立一個真正由無產者自己組織並掌握的新社會?
如果多數的無產者期待的是能掌握自己的生活,那麼更現實的改造,就將是建立一個屬於無產階級自身的社會主義社會。
潘:各種階級壓迫每日都在發生,馬社黨如何選擇參與的鬥爭議題?
魯:在1990年代,我們曾嘗試組織過許多不同的受壓迫者,包括園丘工人、城市開拓者,近年來,也支援工廠工人、移工、農民,甚至政府的基層公務員等。在工廠工人的組織中,發現工廠的封閉性、以及資本家對於組織工會的嚴厲打壓。園丘工人有著居住權與工作權被剝削的問題、城市開拓者主要是住屋的問題。農民較容易因為土地的重新劃分而滿足,較不易組織。而基層公務員、中階主管則因為他們身分認同,更難被組織起來。
但是,上述的困難並不代表我們不去接觸、嘗試合作,相反的,我們開始將過去投入鬥的爭經驗整理起來,我們會先為其定位、再確定彼此的關係。舉例來說,我們會先將不同的職業團結組織,區分「我們對他的定位」及「如何發展關係」,在定位上,區分為敵人(enemy)、朋友(friend)、戰略同盟(Tactical Alliance),在關係上,包含著不管它(Leave it Alone)、支援(Support)、協助組織(Help organize)及組織(Organize)等方法。
做出了這樣的區分、定位,我們開始愈來愈清楚誰是敵?誰是友?同時可以確定和這些敵友間所建立的關係為何。
多條路線並行,共同翻轉社會
潘:如何讓群眾變成黨員?如何組織群眾、黨員?
魯:我得修正你的問題,因為我們的黨員都是幹部,所以這個問題應該改為:「如何讓一個群眾變成我們的黨員?」
一般人會願意加入我們的黨,不外乎下列原因:
一、清楚的認識並認同我們的政治方向。
二、喜歡、信賴我們的黨員。
三、認定我們是個成員年輕、形象清新的政黨。
此外,我們很重視「內部討論會」(Internal Party Session),針對重大事件黨都會召集內部討論會,討論我們對此議題的看法,同時形成「討論指南」給支部例行會議時參考,討論指南包括了:黨作此看法的原因,原則為何?黨中央要做的事,以及建議支部可以做什麼?如果支部有不同的意見,都歡迎重新提回黨中央討論。
對西方多數的社會主義政黨來說,最重要的工作是發展宣傳媒體、讓黨員去賣黨報,但對我們來說,黨報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理念:亦即「和群眾一起鬥爭,讓他們感受到你和他們站在一起」,而黨報是為了報導這些鬥爭的點滴而服務。
潘:當鬥爭失敗時,如何鼓勵群眾度過低潮?因為在台灣,運動者常強調我們重視的是過程,而非結果,但群眾並不這樣認為。
魯:結果絕對是重要的,但結果只有一個嗎?結果絕非一個,所以應該從「如何定義失敗」來重新認識結果。
如果鬥爭的訴求全部達到,但沒有一個群眾願意繼續為其他生存的訴求鬥爭、不願意協助其他正在抗爭的社區,那麼我會說:這是場失敗的鬥爭。相對的,如果訴求未全部達成,但他們卻願意繼續奮鬥,那麼我才會稱他為成功的鬥爭。
試想,在保存城市開拓者的社區時,他們的房子常常被拆除,但他們拆了卻勇敢的就地重建,繼續抗爭。這樣的鬥爭不是把目標僅放在房子的拆或不拆,而是放在「政府不應該這樣對待我們」。
魯:而要成功的達到這樣的目標,社會主義黨必須做兩件事:
首先,必須多條戰線並行:不把所有的力氣放在司法的鬥爭,同時要有其他多元抗爭活動來做準備,避免司法鬥爭失敗帶給群眾的潰敗感。
其次,要讓抗爭者覺得自己並不孤單:我們召集起過去或現在仍在抗爭的社區成員、工人,一同來聲援某個需要協助的新社區,和他們一起討論、分享經驗、一起行動。
潘:但在台灣,當組織者提出:「今日你不幫忙別人,下一個受害的就是你」的說法,常常會變成一種無力的道德勸說,馬社黨是否亦面對相同的困境?
魯:要克服群眾自私、不願伸手互助的行為,並非靠道德,而是靠著群眾對共同翻轉社會的期待。
整合群眾意見,決定鬥爭方向
潘:馬社黨的中央委員古瑪(Kumar)曾說:「我們不是站在群眾的前面或後面,我們是和他們並肩作戰」,但究竟要怎麼做,才能讓群眾從依賴馬社黨,開始為自己培力、走向民主自決?
魯:首先,我們絕對不會讓群眾「自己」去面對抗爭,而是總陪著他們,因為他們從未經歷抗爭,需要我們的幫助。我們得花很多的時間去一個個確認每人的意見。請特別注意,我說的是「一個接著一個」,例如:我們會和抗議的群眾一起開會,當他們決定要抗爭時,會問他們:「你們要如何抗爭?」
第一個人會說:拉布條。
第二個人會說:遊行。
第三個人說:我跟他們一樣的意見。
此時,我會立即停下來問:「等等,什麼是『一樣的意見』,究竟是拉布條、或者是遊行?」
他說:「遊行及拉布條」,我說:「好,請告訴我為什麼要這樣做。」
這麼逐一詢問的目的是希望他們不僅決定如何做,更思考為何要這麼做!
因此,我們不隨便投票,而是用這樣的方式統計出大家真正的意見。讓群眾真正決定自己的鬥爭,同時在事後肯定自己先前的決定。這會花許多時間,有時一整晚,我們都會坐在會議室中,有精神的人繼續開、累的人躺在旁邊小睡。
一個一個問題完整地獲得討論後,我們才結束會議。
潘:群眾對此隴冗長的會議是否會感到不耐煩?或者沒時間?
魯:呵呵,這些都是他們切身的事、都是被火燒屁股的人,所以他們都很擔心、急著解決問題,因此不會抱怨討論太久。
潘:在馬社黨,知識分子與勞工間是否存在任何的矛盾?如何面對並解決此矛盾?
魯:請特別注意,不要以為工人比知識分子不能接受社會主義;在創黨時,黨內的知識分子曾爭論以「社會主義」作為黨名不易瞭解,但當我們問工人時,他們會說「社會主義的名字很好啊!」,所以,永遠不要低估群眾的認識。
此外,在群眾的教育上,最能讓工人、受壓迫者輕易理解的是「階級鬥爭」。所以在鬥爭結束後,我們會和他們一起畫出整場鬥爭的關係圖,讓他們從敵友中確立自己的位置。在這基礎上,我們才能在日後使工人進一步建立起自己對抗爭的判斷、分析能力,這是真正的培力,也是發展後續教育、鬥爭的基礎。
務實、靈活地使用最有利的策略
潘:在組織工作上,如果碰到與群眾意見相左該怎麼辦?
魯:有時我們也會碰到與群眾的矛盾與摩擦。例如,抗爭預備啟動前,員警開始時會好聲好氣、和善地對待大家,於是很多居民感到窩心,甚至想要送早餐給員警;而我看到這件事就立刻阻止他們,他們問為什麼;我反問:「你覺得,如果明天我們在抗爭的場合遇到這位員警,他是會站在你這邊?或者站在政府那邊?」他們想想,就不再送早餐了。
我這樣作有兩個目的,一個是堅壁清野,讓群眾認清敵友關係。此外,更是在討論中,讓他們自己去思考自己的每個動作背後的政治意義,而非只是聽我的話。
潘:在理論與實踐過程中,如何將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結合現實的鬥爭?
魯:有些人喜歡幫我們的組織冠上毛派(毛澤東路線)的帽子,因為毛澤東曾說「鄉村包圍城市」、「黨與夥伴」、「堅壁清野」,而我們的確曾在城市開拓者的社區使用類似的鬥爭策略,甚至使用過「空城計」,但我們也使用英國工黨布萊爾的連署策略。因此對我們來說,我們並不是毛派或×派,而是務實、靈活地使用各種對當下最有利的策略才是對的,而非僅是承襲某派的作法。
潘:左翼聯合戰線下,馬社黨如何訂定和左、右翼的合作策略?如何看待2008年9月16日民聯領袖安華的奪權事件?
魯:我們並不擔心和民聯(安華)的合作,因為我們有自己的獨特立場,同時在群眾眼中我們比他們勇敢(brave)。民聯相對於巫統,的確與財團、既得利益者的關係較為透明,故只要民聯提出有利於群眾的訴求,我們是樂觀其成的。但如果他達不到、跳票,甚至違反人民的利益時,我們則會直接提出批判。
朱進佳:馬社黨黨內曾討論,對於安華奪權的手段,我們沒有意見,但從「人民優先」的角度,我們會對奪權成功後的情勢做出評估:第一種情況是:奪權後,巫統等保守勢利反攻,那麼社會主義黨為了避免政治倒退,我們會支持民聯抵抗巫統。第二種情況是:萬一群眾不滿民聯,甚至主動起來抵抗民聯,那麼馬社黨會和群眾站在一起,共同抵抗民聯。
文:潘欣榮
訪談人■潘欣榮 翻譯補充■朱進佳(馬社黨中執委)
馬來西亞社會主義黨(PSM,以下簡稱馬社黨)是一個擁有3百名黨員、以培養左翼幹部為目標的政黨,成員需要擔任許多基層的組織工作,入黨的要求相對偏高。
這次訪問的阿魯哲文(Arutchelvam,大家暱稱他為「阿魯」)是馬社黨秘書長,他龐大的身軀非常容易識別,也曾用身軀抵抗警方拆除城市開拓者社區。據說,當員警破門而入並看到他時,武裝戒備的警方突然態度一轉,好聲勸他:先生,我們人力有限、能否請你自己離開?
在訪問過程中,阿魯一一勾選已回答、未回答的問題,雖然一整天他都在接電話、開會,但他態度從容,對我緩慢的說明和提問未表絲毫不耐。他先前甚至還為了協助抗爭車禍重傷、肋骨差點插入肺部,最近也動了腎臟手術,大家都希望他保重身體,但他總笑著說:「好的、好的,我會記得!」
訪問在馬社黨中央黨部辦公室中進行,說是辦公室,卻一個非常狹小老舊的空間。訪問過程中,協助翻譯的進佳驚訝大喊一聲,我抬頭看到一隻大老鼠從冷氣旁大洞自由進出。阿魯笑著說:「『牠』們是這裡的住客,常在屋頂上跑來跑去,陪伴我度過許多漫長的抗爭夜。」
根本問題是階級,而非種族與膚色
潘欣榮(以下簡稱潘):請你談一下參與運動鬥爭的成長經驗,為何選擇走上社會主義的道路?
阿魯哲文(以下簡稱魯):我們的大部分成員均來自國民大學(UKM),我自己唸的是經濟系。在這個學校裡,印度學生是佔多數的。當時我認為身為一個印度人,應該為同族群的孩子作些事,所以我們的社團會選擇到園丘(橡膠園)工人的社區,去幫他們的孩子作課輔。我不瞭解,為什麼當我們盡心盡力的在為他們的孩子上課時,他們的父母卻對孩子的教育卻漠不關心。
後來,我才開始瞭解,他們雖然希望孩子受到好的教育,但每日上班、下班、煮飯、洗澡、睡覺,隔日又再度上班,這樣的生活循環迫使他們對孩子的教育束手無策。
此外,我也看到在馬來西亞,三大主要族群(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因為種族、膚色的差別而產生矛盾。但我發現我們有馬來工人及馬來資本家,華人也有分為城市開拓者(類似溪州部落的都市原住民,移民城市打工的發展背景)及政客。這代表著,同一個種族裡有不同的身分,而我們要服務的是受壓迫階級的人民。所以,我認為根本的問題是階級,而非種族與膚色。既然要解決階級問題,我認為馬克思主義就是唯一可以解釋這個世界的工具。
潘:哪一段日子是馬社黨最艱難的時期?馬社黨如何度過這段時光?
魯:我們從過去的社區發展中心(CDC, Community Development Center)到今日的馬社黨,一路走來都非常艱辛,但我們能度過這些艱難時刻,是因為底下的3個方法。
一、誠心的閱讀並瞭解社會主義的理論。
二、我們要堅持和受壓迫者一起戰鬥:要為群眾不畏勞苦地工作,以獲得他們的支持和信賴。
三、永遠、永遠不要背叛你的夥伴們與基層群眾。
組織鬥爭經驗,分辨敵友關係
潘:我曾聽過一種質疑馬社黨的說法:「多數工人都希望自己是小資產階級,而非無產階級,所以社會主義黨是組織不到群眾的。」對此你如何回應?
魯:必須承認多數工人希望自己能擺脫無產階級的生活。但他們會這樣期待,是因為生活真的太困苦,同時資本主義教育已不斷灌輸他們「無產者是一個不好的身分」。
我們也認為無產階級的生活是辛苦的、是需要改變的,但改變的方向是爬向小資產階級?或者是建立一個真正由無產者自己組織並掌握的新社會?
如果多數的無產者期待的是能掌握自己的生活,那麼更現實的改造,就將是建立一個屬於無產階級自身的社會主義社會。
潘:各種階級壓迫每日都在發生,馬社黨如何選擇參與的鬥爭議題?
魯:在1990年代,我們曾嘗試組織過許多不同的受壓迫者,包括園丘工人、城市開拓者,近年來,也支援工廠工人、移工、農民,甚至政府的基層公務員等。在工廠工人的組織中,發現工廠的封閉性、以及資本家對於組織工會的嚴厲打壓。園丘工人有著居住權與工作權被剝削的問題、城市開拓者主要是住屋的問題。農民較容易因為土地的重新劃分而滿足,較不易組織。而基層公務員、中階主管則因為他們身分認同,更難被組織起來。
但是,上述的困難並不代表我們不去接觸、嘗試合作,相反的,我們開始將過去投入鬥的爭經驗整理起來,我們會先為其定位、再確定彼此的關係。舉例來說,我們會先將不同的職業團結組織,區分「我們對他的定位」及「如何發展關係」,在定位上,區分為敵人(enemy)、朋友(friend)、戰略同盟(Tactical Alliance),在關係上,包含著不管它(Leave it Alone)、支援(Support)、協助組織(Help organize)及組織(Organize)等方法。
做出了這樣的區分、定位,我們開始愈來愈清楚誰是敵?誰是友?同時可以確定和這些敵友間所建立的關係為何。
多條路線並行,共同翻轉社會
潘:如何讓群眾變成黨員?如何組織群眾、黨員?
魯:我得修正你的問題,因為我們的黨員都是幹部,所以這個問題應該改為:「如何讓一個群眾變成我們的黨員?」
一般人會願意加入我們的黨,不外乎下列原因:
一、清楚的認識並認同我們的政治方向。
二、喜歡、信賴我們的黨員。
三、認定我們是個成員年輕、形象清新的政黨。
此外,我們很重視「內部討論會」(Internal Party Session),針對重大事件黨都會召集內部討論會,討論我們對此議題的看法,同時形成「討論指南」給支部例行會議時參考,討論指南包括了:黨作此看法的原因,原則為何?黨中央要做的事,以及建議支部可以做什麼?如果支部有不同的意見,都歡迎重新提回黨中央討論。
對西方多數的社會主義政黨來說,最重要的工作是發展宣傳媒體、讓黨員去賣黨報,但對我們來說,黨報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理念:亦即「和群眾一起鬥爭,讓他們感受到你和他們站在一起」,而黨報是為了報導這些鬥爭的點滴而服務。
潘:當鬥爭失敗時,如何鼓勵群眾度過低潮?因為在台灣,運動者常強調我們重視的是過程,而非結果,但群眾並不這樣認為。
魯:結果絕對是重要的,但結果只有一個嗎?結果絕非一個,所以應該從「如何定義失敗」來重新認識結果。
如果鬥爭的訴求全部達到,但沒有一個群眾願意繼續為其他生存的訴求鬥爭、不願意協助其他正在抗爭的社區,那麼我會說:這是場失敗的鬥爭。相對的,如果訴求未全部達成,但他們卻願意繼續奮鬥,那麼我才會稱他為成功的鬥爭。
試想,在保存城市開拓者的社區時,他們的房子常常被拆除,但他們拆了卻勇敢的就地重建,繼續抗爭。這樣的鬥爭不是把目標僅放在房子的拆或不拆,而是放在「政府不應該這樣對待我們」。
魯:而要成功的達到這樣的目標,社會主義黨必須做兩件事:
首先,必須多條戰線並行:不把所有的力氣放在司法的鬥爭,同時要有其他多元抗爭活動來做準備,避免司法鬥爭失敗帶給群眾的潰敗感。
其次,要讓抗爭者覺得自己並不孤單:我們召集起過去或現在仍在抗爭的社區成員、工人,一同來聲援某個需要協助的新社區,和他們一起討論、分享經驗、一起行動。
潘:但在台灣,當組織者提出:「今日你不幫忙別人,下一個受害的就是你」的說法,常常會變成一種無力的道德勸說,馬社黨是否亦面對相同的困境?
魯:要克服群眾自私、不願伸手互助的行為,並非靠道德,而是靠著群眾對共同翻轉社會的期待。
整合群眾意見,決定鬥爭方向
潘:馬社黨的中央委員古瑪(Kumar)曾說:「我們不是站在群眾的前面或後面,我們是和他們並肩作戰」,但究竟要怎麼做,才能讓群眾從依賴馬社黨,開始為自己培力、走向民主自決?
魯:首先,我們絕對不會讓群眾「自己」去面對抗爭,而是總陪著他們,因為他們從未經歷抗爭,需要我們的幫助。我們得花很多的時間去一個個確認每人的意見。請特別注意,我說的是「一個接著一個」,例如:我們會和抗議的群眾一起開會,當他們決定要抗爭時,會問他們:「你們要如何抗爭?」
第一個人會說:拉布條。
第二個人會說:遊行。
第三個人說:我跟他們一樣的意見。
此時,我會立即停下來問:「等等,什麼是『一樣的意見』,究竟是拉布條、或者是遊行?」
他說:「遊行及拉布條」,我說:「好,請告訴我為什麼要這樣做。」
這麼逐一詢問的目的是希望他們不僅決定如何做,更思考為何要這麼做!
因此,我們不隨便投票,而是用這樣的方式統計出大家真正的意見。讓群眾真正決定自己的鬥爭,同時在事後肯定自己先前的決定。這會花許多時間,有時一整晚,我們都會坐在會議室中,有精神的人繼續開、累的人躺在旁邊小睡。
一個一個問題完整地獲得討論後,我們才結束會議。
潘:群眾對此隴冗長的會議是否會感到不耐煩?或者沒時間?
魯:呵呵,這些都是他們切身的事、都是被火燒屁股的人,所以他們都很擔心、急著解決問題,因此不會抱怨討論太久。
潘:在馬社黨,知識分子與勞工間是否存在任何的矛盾?如何面對並解決此矛盾?
魯:請特別注意,不要以為工人比知識分子不能接受社會主義;在創黨時,黨內的知識分子曾爭論以「社會主義」作為黨名不易瞭解,但當我們問工人時,他們會說「社會主義的名字很好啊!」,所以,永遠不要低估群眾的認識。
此外,在群眾的教育上,最能讓工人、受壓迫者輕易理解的是「階級鬥爭」。所以在鬥爭結束後,我們會和他們一起畫出整場鬥爭的關係圖,讓他們從敵友中確立自己的位置。在這基礎上,我們才能在日後使工人進一步建立起自己對抗爭的判斷、分析能力,這是真正的培力,也是發展後續教育、鬥爭的基礎。
務實、靈活地使用最有利的策略
潘:在組織工作上,如果碰到與群眾意見相左該怎麼辦?
魯:有時我們也會碰到與群眾的矛盾與摩擦。例如,抗爭預備啟動前,員警開始時會好聲好氣、和善地對待大家,於是很多居民感到窩心,甚至想要送早餐給員警;而我看到這件事就立刻阻止他們,他們問為什麼;我反問:「你覺得,如果明天我們在抗爭的場合遇到這位員警,他是會站在你這邊?或者站在政府那邊?」他們想想,就不再送早餐了。
我這樣作有兩個目的,一個是堅壁清野,讓群眾認清敵友關係。此外,更是在討論中,讓他們自己去思考自己的每個動作背後的政治意義,而非只是聽我的話。
潘:在理論與實踐過程中,如何將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結合現實的鬥爭?
魯:有些人喜歡幫我們的組織冠上毛派(毛澤東路線)的帽子,因為毛澤東曾說「鄉村包圍城市」、「黨與夥伴」、「堅壁清野」,而我們的確曾在城市開拓者的社區使用類似的鬥爭策略,甚至使用過「空城計」,但我們也使用英國工黨布萊爾的連署策略。因此對我們來說,我們並不是毛派或×派,而是務實、靈活地使用各種對當下最有利的策略才是對的,而非僅是承襲某派的作法。
潘:左翼聯合戰線下,馬社黨如何訂定和左、右翼的合作策略?如何看待2008年9月16日民聯領袖安華的奪權事件?
魯:我們並不擔心和民聯(安華)的合作,因為我們有自己的獨特立場,同時在群眾眼中我們比他們勇敢(brave)。民聯相對於巫統,的確與財團、既得利益者的關係較為透明,故只要民聯提出有利於群眾的訴求,我們是樂觀其成的。但如果他達不到、跳票,甚至違反人民的利益時,我們則會直接提出批判。
朱進佳:馬社黨黨內曾討論,對於安華奪權的手段,我們沒有意見,但從「人民優先」的角度,我們會對奪權成功後的情勢做出評估:第一種情況是:奪權後,巫統等保守勢利反攻,那麼社會主義黨為了避免政治倒退,我們會支持民聯抵抗巫統。第二種情況是:萬一群眾不滿民聯,甚至主動起來抵抗民聯,那麼馬社黨會和群眾站在一起,共同抵抗民聯。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