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照顧小農

星期二, 4月 24, 2012

左看:小才能幫小

上週食品大廠南僑集團透過旗下各個生產事業部,系統化地採購嘉義在地的柿子、茶葉、黑木耳、竹炭、虱目魚等產品,重新加工並應用於集團餐廳、各式加工品當中,此舉獲得輿論讚賞。除此之外,台灣的統一、永豐餘等大型有機通路也都採購在地產品,但他們的採購,是否真的讓在地小農的收入、生活有顯著性的改變?

事實上,上述大型食品加工廠、有機通路的共通特性就是「巨大」,大量的採購、大量的行銷,才能換取足夠的利潤回收。然而,台灣農民平均耕地面積只有0.7公頃,故大廠的訂單遠非台灣個別小農所能負擔。縱使許多小農結合成生產班、嘗試接大單,但也因所有農民生產相同的產品,故在禿鷹盤商的周旋下,農民彼此削價競爭、關係破裂。

最終,上述食品加工廠、有機通路的訂單都流往大型的農企業,而在地小農只能成為農場工人、或者繼續忍受盤商剝削。

或許有人會說:大型營利企業以利潤為目的,照顧小農並非其本業。我們承認這是事實,但這何嘗不是另個啟發:當你我這些每天最多只吃五蔬果的小型消費者,恰好可透過合作式的公益平台,來向小農以合理價格購買;像是主婦聯盟、光原社會企業、部落e購等平台,都已在證明:大幫不了小,唯有小才能幫小!

潘欣榮/公共化協會成員

右看:大企業當仁不讓

當寶萊納、點水樓、潮江燕等高檔餐飲店,遇上嘉義番路鄉的柿子,會是什麼風景?去年台灣南僑集團會長陳飛龍看到嘉義因柿子盛產所辦的柿子節活動,當下就想到與其消極的收購盛產水果,不如直接採購當地各種特色農產品及食材,並應用於集團內的食品及餐飲。直到上週,該企業集團旗下的各生產事業部,以系統化的分工生產,讓柿子、茶葉、山葵、黑木耳、竹炭、龍眼乾、梅子、虱目魚等多元化的產品,應用於高中低的不同價位加工品。
於是,從高檔餐廳講究的新鮮、有機、口感,到庶民生活所常見麵條、麵包,都因為企業的巧思,而在提高農產品附加價值的同時,又能提昇企業照顧鄉土的社會形象,實乃雙贏的產銷平台策略。

表面上,這過程只不過是企業找尋到新藍海,但更深刻的分析,卻會發現南僑的另一個側面,代表著企業對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深刻體認,亦即任何企業無法自外於社會,是故在不虧損的基礎上,開始投入到企業社會責任與在地關懷的領域。也唯有真誠的關心,才能回頭教育員工、甚至消費者該企業的價值。

面對「與其給他釣竿,不如改變他的釣魚環境」的新思維,若有更多台灣企業能創造性地加工在地農漁產,這將比慈善購買更有價值。

吳恆祐/社會評論人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