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德國能,台灣能不能?

星期四, 3月 29, 2012

■任懷鳴

 日前,新科教育部長蔣偉寧在立法院備詢時宣布,高中職每校(包括明星高中)免試入學的比率,民國108年要達到50%,113年則達到100%。消 息一出,反應兩極:教改人士認為時程太慢,但明星高中校長卻一片反對之聲。據說,府院高層甚至立刻打電話表示「關切」;此外,有一位以協助弱勢得名的慈善 家也給部長寫了一封信,告誡他:他這樣子弄,落後的小孩沒有救起來,菁英教育又會被他摧毀,最後整個台灣教育空洞化,他蔣偉寧將會變成台灣教育的歷史罪 人!

蔣偉寧會不會因此成為陳冲內閣第一位短命閣員,或許還有待觀察;但台灣這個20年來最重大的教改政策──以「舒緩升學競爭、消弭人為篩選、促進教育平等」為宗旨的「12年國教」,則註定前途多舛。

那麼,過去十幾年,目前這個由主流菁英主導的右傾教育政策,又為台灣的教育締造了什麼成就呢?OECD(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的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或許能透露出一點訊息。

OECD自2000年起,每3年執行一次PISA,如今已成為評估各國基礎教育成效的最重要指標;2000年有43個國家/地區參加PISA,2009年參加的國家/地區則多達61個,台灣2006年首次參加,2009年參加第二次。

而 2009年的測驗結果顯示,台灣學生的表現正大幅退步:其中,「閱讀素養」的成績,從2006年的第16名滑落到第23名,在亞洲輸給第1名的上海、第2 名的南韓、第4名的香港、第5名的新加坡和第8名的日本;「數學素養」項目上,台灣從2006年的第1名滑落到第5名,輸給第1名的上海、第2名的新加 坡、第3名的香港和第4名的南韓;在「科學素養」方面,台灣從2006年的第4名滑落到第12名,輸給第1名的上海、第3名的香港、第4名的新加坡、第5 名的日本和第6名的南韓。

更不堪的是,PISA三項測驗中,成績墊底的所謂「高風險學習不利學生」(at-risk students)的人數比例(閱讀15.6%、數學12.8%、科學11.1%),台灣不但高於前述的上海、南韓、香港、新加坡、日本,甚至也高於另一個亞洲地區──澳門。

這個結果,難道還不是一個清楚明白的警訊?但國人似乎渾然不覺!

相 對於迷信菁英教育的台灣,屢次在PISA奪魁的北歐小國芬蘭,則是走著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1970年代初,在經過一場全國大辯論之後,芬蘭確認了「公平 (equity)、平等(equality)、高品質(high quality)、全納式(inclusiveness)」的教育方針,徹底揚棄了分流教育的傳統。30年後,PISA則讓芬蘭的教育一炮而紅,至今聲望 不墜,各國求經者更是絡繹於途。

在《芬蘭教改的成功之路》文章中,芬蘭教育專家陳之華女士娓娓道來:「位於北歐最東北角的芬蘭,在21世紀 初,以優質的全球教育評比成績,受到世界矚目,而她確保每一位人民,不論種族、語言、膚色、居所、職業和社經環境、能力的差異,都能從學前幼兒教育一路到 高等教育,享有相同機會均等的高品質教育,是芬蘭能為其國家競爭力紮下堅實根基的最重要因素。」

而 芬蘭教育之所以成功,就在於:「1970年代中期,在芬蘭教育當局終於將『10歲分流、能力分班』的桎梏解除之後,……,不是各地公私立學校資優班如雨後 春筍般的設立,反而是加入更多的國家教育資源,和優良師資的心力,關注學習緩慢的學生,也關懷那些在以往體制下很可能被放棄的學生,俾讓原本曾經廣受各方 抨擊的常態分班,在有了相對強化的教學資源輔助之協助下,縮小資優與後段生之間的落差,使得同一個世代的學生都能在機會均等與教育品質相同的基礎上,不會 因為教育而產生更嚴重的高低落差。」

事實上,《PISA2006報告》(PISA2006 report)就明白指出:「學生依能力分流教學的年齡愈早,愈會擴大社經地位對學生表現的影響;而且學校愈早依能力劃分學生,愈會降低學生的整體表 現。」《PISA2009報告》則更進一步認為:「國家提昇國民整體學習成就的最大方式,在於『縮小最低得分等級的比例』。」數據顯示,在參與PISA的 各國/地區當中,芬蘭正是「學習成就之校際差異」最小的,也是「最低得分等級」人數比例最低的。

芬蘭教育真正做到了「教育均等」和「弱勢者 優先」。研究顯示,有40%到45%的芬蘭學生在整個9年的基礎教育歷程中,或多或少接受過個別服務的特教課程,以至於它的特殊教育,在師生眼中一點都不 「特殊」!正如陳之華在她的《沒有資優班~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書中所描述的:在芬蘭,菁英教育從來不是大家關切的重點。

另一個被OECD讚揚為勇於改革的國家是德國。

2000 年的PISA測驗,讓德國看到該國教育制度中不公平的一面。PISA成績顯示,有25%的德國學生是所謂的「學習高風險學生」,甚至有10%為功能性文 盲;這個結果震撼了整個德國社會,因為大家不能接受:在德國這樣一個工業大國,居然有25%的學生無法在學校學到未來生活所需的技能,以致無法成為有生產 力的負責公民。自此,德國啟動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包括「改變過早將學生分流的學制」。

依過去傳統,德國小學生在四年級結束時,就得依學業表 現進行分流;一般而言,學業成績好的被分到文理中學(Gymnasium),成績普通的被分到實科中學(Realschule),而成績較差的則被分到職 業預校(Hauptschule)。但實際上,分流的標準卻更多是依據家庭的社經背景;例如有些藍領家庭或移民子女,雖然學業表現優異卻仍選擇實科中學; 至於在職業預校就讀的,則絕大部分為移民子女或來自社經地位低的家庭。PISA的研究讓德國人理解到:「過早分流」阻礙了孩子的潛力發展。

經 過改革,如今德國更重視弱勢學生的學習加強,三軌學制也改成二軌,並阻止學生過早分流。而10年的改革,讓德國的PISA成績有了顯著的進步:其中「閱讀 素養」從2000年的第23名提升到2009年的第16名,「數學素養」從2003年的第21名提升到2009年的第10名,而「高風險學習不利學生」的 人數比例也從原來的22.6%降到18.5%。改革成效可謂卓著!
前德國聯邦教育部長Edelgard Bulmahn女士說,PISA的研究結果像一面鏡子,讓德國人清楚的看到自己教育系統的弱點。於是,德國人大步走向改革。台灣人什麼時候願意好好照照鏡子呢?

(高雄市教師會政策中心主任、台灣公共化協會成員)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