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世代的反思

星期五, 2月 10, 2012

書名: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
作者:林宗弘、洪敬舒、李健鴻、王兆慶、張烽益
出版社:台灣勞工陣線
ISBN:9789579804196
■姚欣進

一、民生疾苦與社經矛盾


在這次大選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出版了一本幾位作者共同撰寫的《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

即 使此書並非是選舉造勢的政治類書籍,但擺在選後的台灣政局的新格局裡來看,此書所揭露的主題與問題,將會成為未來左右台灣政局發展關鍵。原因很簡單:台灣 民生疾苦已是日益深重,而台灣資本主義經濟只是在畸形發展的方式掙扎運作,台灣社經不振由局部徵兆現象的出現、成型到目前快要成為沉疴之疾已至少有10年 之久,而且顯然還不到真正的出路!


民生疾苦,而且日益惡化,這才是台灣政治的底蘊,才是台灣社會的根本問題。因此,一旦直接涉及台灣安危的兩岸關係議題,在這次選戰中告一段落後,立即浮上政治日程表的就是台灣社經問題。

長遠來說,誰能洞視台灣社經問題的癥結,誰能掌握台灣社經問題振衰起蔽的關鍵,誰就能在政治上立於不敗之地。

二、《崩世代》的三大主題


以此來看,我們可以以另一層的政治深意來閱讀《崩世代》此書。

從主題內容來看,此書可概分為三個部分。首先,從歷史與結構角度,展示了台灣經濟在近20餘年的全球化資本主義運作下,發生了質的變化,由過去曾輝煌一時的「台灣奇蹟」,由多元競爭、中小企業林立,社會自由流動且高度繁榮的現象,淪落到駭人的資本集中壟斷的「財團化」。

其次,此書從勞工、弱勢者角度,細膩地揭露了台灣當前職場的嚴酷現實,如工作貧困、不穩定就業、如負重擔的勞動條件等,以及隨之而來的其他社會現實,如少子化。

其三,根據上述社經兩個層面問題的剖析,此書帶出了基本的體制權力與基本政策問題的挑戰:「把國家找回來」、塑造一個「公民參與、為民服務」的「再公共化政府」。也就是說,這新視野的公民政府,應提出創新福利國家的全新產業政策、社福政策等。

總的來說,此書的基本思路與主要論點,非常契合台灣社運界進步力量的正在摸索突破的大方向。

我們對於這20年來的台灣資本主義經濟的困局與其帶來的民生疾苦重擔,不僅感同身受,而且我們自己都是當事人之一。從理想的挫敗中、從現實的無助中,我們開始一步一腳印的反思、批判當前台灣不公義的種種社經現象。

此書所揭露的各種社經事實,所指陳的當代年輕人在目前與可預見的未來所必將面臨的千斤重擔,即使我們已多少知悉感受,但此書詳實而即時的數據資訊與論述,仍然發人深省,不容漠視。

而此書最大的特點,也是筆者認為最大的正面貢獻之一,在於:此書在批判之餘,能開始探索、提出未來的新方向,試圖點出未來可行的新社會體制與產業政策,來具體解決當前台灣社會種種的可怕弊病。

當 然,以一本篇幅不算長的論述書籍來說(約2百餘頁),要奢求此書對於台灣社經新方向的論證,能深入完整,是不盡合理的。筆者毋寧是以此書提出了一個可資在 公共論壇上繼續深入討論(甚至辯論)的好議題,來看待此書的價值,而不苛求此書關於新社經體制的論證是否是最終的答案。

可以說,此書乃是今後我們思考台灣社會下一步的必備參考、入手論述。因為,此書以扼要地揭示了台灣當前經濟與社會困局的基本面貌,也提出了猶待我們繼續深思、論辯的新方向議題。我們必須在此初步釐清的基礎上,深入地總結以提出扎實的前瞻方向。

因此,在對台灣資本主義經濟歷程的初步總結與前瞻新方向的期許下,我們對此書的論證與若干論點,還可更深入地釐清,甚至重新詮釋其所論述現象或概念背後的更基本的主軸脈絡,讓我們或許能對未來新方向,有更務實與清晰的了解。

三、如何由「破」而「立」?


首 先,此書一再以「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模式、政策趨勢(包括全球化)來描述這20餘年來台灣以及全球各地的普遍經濟弊病,如放任財團、低稅收、國家退位、非 典型勞動、低工資與高失業率等。以新自由主義來界定當前全球經濟性質,基本上,固然符合現實與學理,但我們必須追問:難道這新自由主義就是這一切經濟弊病 的終極源頭嗎?

若我們以歷史宏觀的角度來觀察,就可知新自由主義不過是資本主義階段性的發展模式而已。事實上,強調市場機制、國家退位、放 任式自由競爭等,乃是資本主義初登人類歷史舞台的第一階段(即17世紀至19世紀末的「舊」自由主義階段)。而今日全球資本主義之所以會重回這老路,原因 在於:自20世紀中期以來的社會福利國家政策,以凱恩斯主義的國家赤字財政、高稅收與高福利政策,因為資本利潤已日趨微薄而走不下去了。鐘擺才會又擺回回 歸市場掛帥的新自由主義。

釐清這點,並非是要在學理上辯論,而是要指出:全球經濟(包括台灣)會走到今日這一地步,一如過去一樣,都是在全球資本主義本身的運作規律下發展的。

因 此,過去台灣之所以會有台灣奇蹟,固然在於台灣社會本身條件的配合,但更重要的是,這是當時全球資本主義在全球利潤鏈分工機制上,還有台灣可以卡位的空 間。但既然是全球機制,這卡位的點就是嚴酷的競合產物,因此一旦大陸崛起,台灣以低階技術代工的角色當然就全盤被取代。台灣經濟優勢條件一旦喪失,後續的 社經問題也就必然接踵而來。

而資本主義運作規律的根本性質,乃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即生產力越發達,則流離失所的失業者就會越多。因為生產力的提昇,主要是表現在更多、更好的科技機器投入生產,或是勞動力素質的大幅提昇來投入生產。但這只是資本主義內在矛盾之一而已。

另 一個矛盾乃是:資本主義的終極目標是利潤、是資本增值,但生產力提高卻是與利潤提昇沒有必然關係,而要達到利潤提昇,資本家卻必須以提高生產力為必要手 段,以急速擴大經濟規模、降低成本、奪佔市場來獲取利潤。也就是說,資本主義發展是建立在目標與手段的根本矛盾上:當每個資本家都不斷提昇生產力(如投入 研發、購置最新機器設備)、裁減員工以獲取利潤時,整體的平均利潤率卻會不斷下降。因此,資本主義越是發展,就必然會出現大吃小的併購、財團化的資本集中 與壟斷結果。

以此來看,戰後台灣經濟由盛而衰的歷史發展,生動地見證了上述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對資本主義運作本質的精確分析。

然 而,馬克思畢竟是一位「病理學家」,根據他的科學剖析,我們充其量之能夠洞視當前全球資本主義的根本矛盾與必然不公義、毫無希望的未來,但這一切批判,只 是「破」,而遠非「立」!對於我們來說,更急迫、更現實的挑戰乃是:我們要以什麼新的、可行的的社經制度來取代資本主義呢?我們將繼續討論這議題。

(台灣公共化協會成員)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