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另一條可行的道路--市場社會主義(二)

星期五, 7月 16, 2010

■姚欣進

關於市場社會主義,本專題系列文章第一篇已介紹過它的基本理念,本文則針對運作模式來做說明。相關的實例討論,由於篇幅所限,將於本系列文章的第三篇提出。

(一)資本來源與分配

相對於資本主義的營利企業,其資本來源是私人資本性質,市場社會主義所有企業的資金都來自於社會資本,完全沒有私人資本的投資活動。在這社會裡,所有生產資料、資本乃是社會所有,是屬於社會公共化資源。(註1)

社會總資本的投資分配,將分為兩大類別:不分區域的專案投資(從大型到中小型企業);以及針對各地區,依當地民眾數量,而有年度的固定投資額分配。

在第一類別的投資裡,由大型公營企業的直接投資獲利來積累到這社會投資基金,同時也作為提供社會基本需求的資源。另一方面,則以社會提供各類型投資資本給中小型的營利企業,而這些營利企業則以資產稅方式來回饋給提供資金的社會投資基金。

第二類別的投資分配,則是每年在所有地區依照當地人口而分配固定的投資基金。這筆地區性的人均投資基金,主要由當地地方政府、社區來主責,即負起投資決策與審核投資績效的責任。因此,不論當地過去經濟效益如何、發展如何,任何偏遠地區都有一筆固定的投資基金來做為當地投資所需。(註2)
(二)營利、公益企業的運作

一般營利企業

營利企業可細分為兩子類別。其一為負有特定政策任務的龐大資本投入運作的企業(由中央政府層級主責、公營銀行提供專業投資審查);其二為較小規模的營利企業,如社區企業、地方企業或小群體、個人工作室的企業等。

上述第一類別的純投資獲利的特定企業,如肩負國際貿易、國際市場競爭、國際投資等,乃是少數特定的政府公營企業。由於他們必須以嚴格的營利績效來檢測其經營成果(例如,新加坡公營的淡馬錫控股公司),所以有特殊的運作模式,如高薪聘雇專業經理人、較寬鬆的專業執行權與權責分明但高標準的責信制度等。(註3)

第二類別的企業,乃是典型中小企業,兼具了地方、文化或個人特性與靈活因應市場需求與變化的性質。這些中小規模的企業,包括了社區性企業,如有機農業的合作社、原住民部落的手工藝品或農產品產銷、社區環保工業(如社區風力發電企業);特殊產業公會的贊助投資企業,如電影製片、演員公會、文化創意團體聯盟等投資的創意電影、紀錄片、或社區戲劇等。換言之,這是多元公民社團所涉入、投資的營利企業。

若這些投資企劃需要特定的社會支援(如當地公共建設的重建)或龐大資金的挹注(如高成本或長期的紀錄片製作),則可申請由更大的投資基金與負責機構來參與審議、投資。

上述兩類營利企業(大型與中小型)投資資金的審核與提供,是由相應的公共機構(各級政府、社區或社團等)與公營銀行所組成的投資審議委員會來負責。而這些投資決策的方案,是由該企業全體勞動者所民主決定的。

這兩類營利企業的績效考核,雖是以營利績效為主,但有主次差異之別。對於大型營利企業,營利績效為最主要考慮(所以會有專業經理人制度),只要不妨害該社會經濟民主制的基本價值,則獲利可作為營運的唯一指標。但中小型的營利企業,則只要不虧損,或經投資審議委員會決議,在一定期限、一定虧損範圍內,則這些企業應參考綜合性的社會效益指標(非效率指標或純投資效益),只要有正面的社會效益,這些營利企業應繼續運作。

公益企業

獲利雖是公益企業運作目標之一,但卻非唯一或最高目標。公益企業若能獲利固然最好,但基本上,公益企業只要能收支平衡即可;即,只要公益企業能自給自足,毋需外界的捐獻,就達成基本目標了。公益企業的獲利本身不是終極目的,而是透過營利所得的擴大,能有更多公益資源來投入公益服務。

這就是公益企業第二個特點:公益企業所有利潤不是由企業的全體勞動者分享,而是直接轉為該公益企業的公益資源,來繼續投入公益服務中。在經濟民主制內,公益企業會有更多的機會來蓬勃發展。由於社會基本需求已由社會來承擔了,客觀上,會有更多有才幹、抱負的民眾無迫切的生計要負擔,從而可以有更多空間來投身於公益企業。

此外,整體大環境也沒有鉅大資本集團以資本來壓制公益企業運作的空間。公益企業可以透過協商、民主討論方式來爭取更多的服務與勞動生產空間。例如,許多社福產業(如照顧老年、傷殘者等的交通、勞力服務等),不再由私人財團之醫療、勞力仲介公司壟斷,而可指定由公益企業來承擔。
(三)自主管理、民主決策、集體/全體分享

在經濟民主制社會裡,所有企業,除了特定的大型對外投資公營企業外,其運作原則是由該企業全體勞動者自主管理、民主決策。

由於大部分公營企業都是服務性質,無利潤所得現象,也就沒有利潤分配的問題。而在一般營利企業,其利潤所得在扣除資產稅外,完全由該企業員工分享。至於純營利的大型投資之公營企業,其利潤所得,除了一定比例作為專業經理人、專業團隊的薪資外,其餘歸繳給社會全體分享。由於絕大部分企業的勞動者都是自主管理、分享大部分利潤,直接負責企業成敗,更會有強烈工作誘因。(註4)

投資決策與成本控管

關於營利企業的投資考量與成本控管,經濟民主制有以下的要點。

首先,這社會裡營利企業的投資,固然必須考量利潤、成本,但利潤絕非是唯一、最重要因素。利潤極大化,也不是營利企業經濟活動的最高目標。所有營利企業都是由該企業勞動者全體的民主管理、經營,這些勞動者對於自己工作的價值感、自我成長的勞動實踐,也是這些營利企業經濟活動的主要意義之一。因此,在這些營利企業的投資決策評估裡,帳面上的獲利要與勞動者的工作價值感等來量齊觀或綜合參照(有時甚至後者的權值比重會更高)來整體衡量的。

其次,這營利企業的內部管理、經營都是由勞動者全體透過平等而民主的方式來自主負責,所以無論在勞動條件、總體利潤分享上(在營利企業中,勞動者沒有工資收入的形式,因為該企業的所有利潤均有所有勞動者分享),均不可能有苛待、剝削現象出現。(註5)即使有這企業勞動者由於利潤報酬的策略考慮,而決議在目前少分利潤或不支取任何報酬(即使有盈餘時),以積累更多資本來做更大投資或規避未來風險,這也是勞動者自主決定的,其後果必須由勞動者自己承擔,而完全無涉及剝削問題。

其三,由於營利企業的投資基金乃是來自於當地政府、社區、公營銀行、或相關產業的專業委員會之審查,因此營利企業的投資方向,也必須歷經各層面審議式民主多元過程來論辯、釐清其投資的社會價值而核可,而非僅以商品利潤高低來作為投資生產的判準。例如,危害生態環境的投資生產,就會被社區公民在審議會議中被否決;在討論中被認為有害青少年價值教育的商品(如瘋狂殺戮、歧視弱勢者的電腦遊戲),也會被酌量控制或否決投資生產。

換言之,在市場社會主義裡,即使是營利企業投資方向也並非是全然以商品利潤為依歸,而必須臣服於更高的價值判斷,如勞動者的工作價值、社會公益的價值標準。這經濟民主制的公民社會不再被蠻橫、至高無上的資本邏輯所宰制;相反的,在公共化的運作下,資本、市場機制運作乃是臣服於公民審議的價值判斷。

在市場競爭中,成本控管固然有其必要,因為這會控管資源浪費、導向於資源運用效率的提高。但在公民社會裡,由於基本公義價值與勞動者的自主經營,這種成本管理並不會毫無下限而造成剝削勞工、或惡質的勞動條件。更何況,在這社會裡,所有社會的基本需求(醫療、教育、居住、交通、媒體資訊等)都由社會承擔,所有勞動者的基本衣食無缺,因此,即使在公益企業裡,成本管理較為嚴格(由勞動者的民主決定),工作報酬稍低也只是在一定程度內影響生活水平,而不會打擊到自身的生計。

營利企業的利潤分配

依照馬克思勞動價值說,利潤乃是由勞動所創造出來的。而且幾乎所有營利企業都是由該企業勞動者自主經營管理,市場競爭後的成敗結果由該企業勞動者自己負責,所以一旦該企業有所獲利,其利潤應由創造利潤的全體勞動者來分享。

但這些勞動者其實並未完全佔有這總利潤。一來,營利企業的資本乃是由社會提供(以投資基金方式),並非來自於勞動者自己的私人儲蓄,因此營利企業必須按期繳納投資基金資產稅;而且,這資產稅會以累進稅率方式,隨著該企業獲利多寡而機動調整。二來,勞動者收入也有一定稅率的個人所得稅要繳納。這都是這公民社會針對企業與個人所得,以稅收的方式來分享營利企業的利潤。

總的來說,經濟民主制的運作模式,就是資本共有、勞工自主、民主決策、利潤共享的制度。 (台灣公共化協會)

註1:因為唯有在生產資料公共化前提下,真正公共化的經濟民主制才有可能真正的落實。公有化不必然有公共化運作,但徹底公共化的運作卻必然要以公有化為前提。

註2:本文所論述的經濟模式、若干基本概念,主要參考:大衛‧施韋卡特,《超越資本主義》,(北京:2006);但筆者已有所引申、增補變易。

註3:參見本專題文章之第一篇,對淡馬錫控股公司的簡介。

註4:當前全球最大規模也最成功的合作社企業集團(目前員工9萬餘人、年度營收167億歐元),西班牙的孟德拉貢(蒙德拉貢)企業(Mondragon Corportacion Cooperativa),乃是最具說服力(但也有爭議)的實例。參見《超越資本主義》,第三章,(北京:2006)。本系列文章的下一篇,將深入討論此案例。13日報載,台南市一家糕餅老店,丹比喜餅店由於原老闆經營不善而倒閉,但員工不捨這企業,自行集資、自我雇用方式重新開張,而且集資過程中,台南市政府勞工處長出面協助當地銀行貸款。這在大部分方面都符合本文所論的合作社企業模式,而且是社區型中小企業,尤其如果內部決策是民主化、員工完全是自主雇用者,那這實例就更有意義了。

註5:由於是勞動者是自我管理、自我決策,所以這就避免了勞動者成為被管理者、被握有管理權管理者或資本家來宰制的境況。這也正是盧梭之激進民主哲學提出自我立法來解決個人與群體的權力宰制關係的洞見。

4 意見:

匿名 提到...

請問全體透過平等而民主的方式來自主負責,要怎麼實踐才不會導致少數菁英分子有意識的操控運作。基本上在一個全體民主自治的團體中,個人的知識與認知水平有所不同,現在你們在資本義社會下中推廣公共化中,這要怎麼被改變跟轉化。

匿名 提到...

總而言之本篇文章最大破洞

監督方法不能依靠政府

畢竟民主政府依靠素質良好的選民
如果選民素質不高 就會導致政府效率下降 公營企業效率也下降

Leoncio S.K. 提到...

最近有報導的津津蘆筍汁,也是可以參考的中小企業合作社化的好材料

Frank Chou 提到...

1. 市場經濟運作的頭尾都被切掉了,哪裡還有市場。這已經是社會主義,甚至接近共產主義了。

2. 已經有樓上的人提到,審議式民主必須假設「素質良好的選民」。問題是多好才算夠?制定農業政策是不是要種過田、制定醫療政策就要先念醫科、制定外交政策的人要有外交的實習經驗?假設社會應該讓每個人都達到這麼高的水準,要付出的社會成本有多龐大?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