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社會論壇專題1] 另一個世界社會論壇是必要的!第七屆世界社會論壇紀錄與評論

星期六, 3月 24, 2007

另一個世界社會論壇是必要的!WSF is not for sale!第七屆世界社會論壇紀錄與評論

 
潘欣榮

 
前言:「大老遠跑去另個國家討論全世界的問題,究竟對本地的運動有啥實質助益?」相信這是許多兩岸三地運動者的共同問題,也是作者的問題,透過此行到東非肯亞參與第七屆世界社會論壇,嘗試解答全球性會議的意義與對本地運動的幫助。

 
在2001年1月,第一屆世界社會論壇(WSF, World Social Forum,)在巴西的阿雷格裡港舉辦,國際反全球化團體為了抵抗跨國企業與政府官員所組成的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在瑞士達沃斯(Davos)召開,串連並召開世界社會論壇。該活動的主要促成者包括著名的法國社運團體「金融交易課稅組織」(Association for the Taxation of financial Transactions for the Aid of Citizens,ATTAC),以及巴西工黨(Brazilian Labour Party or Partido Trabalhista Brasileiro - PTB)執政的阿雷格裡港政府所資助。

 
在第一屆論壇中通過了《世界社會論壇原則憲章[1]》中,開宗明義就反對新自由主義,反對資本對世界的主宰,反對任何形式的帝國主義,致力於建立一個全球性的社會,這個社會的取向是在人類之間以及人類和地球之間建立富有成果的關係。雖然因地理限制讓世界社會論壇無法遍及世界給個角落,但「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2](Another World is Possible!)」所宣示的信心,將成為一個尋找和建設各種替代方案的長期運動,它們不能被削減成僅僅是一些組成論壇的事件...它將尊重最廣泛的人權、所有國家的所有男女公民的人權以及環境。

 
除此之外,也就是世界社會論壇是一種政治顯現(Political Emergence),由於新自由主義之全球化的各種壓迫形式會直接影響如少數民族、農民、地下經濟勞動者、移民、同性戀、兒童與青少年。世界社會論壇是要反擊前述的權力與壓迫,因此所有運動應連結,同時形成一種不同於傳統的組織化運動:在世界社會論壇裡並沒有所謂的領導人,也無所謂階級,但並不予以指導,不建立等級體制,不去審查或者限制,而只是將之作為各組織和組織群體所商討的結果。...但它並不願成為代表世界公民社會的一個機關...各次會議不可有意將世界社會論壇表現為一個機關並宣稱代表這個機關。沒有人被授權來代表任何一次論壇,...論壇的參與者將不被號召統一作出決議。世界社會論壇的目的不是要取得權力,而是改變權力的面貌,而這樣目標遠大,但實踐上頌揚多元、經驗主義的民主方式,也為如何實踐會議決定埋下了不確定性。

 
接著2002年及2003年則隨著全球抗拒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的全球化運動及反對美國攻打伊拉克而成為世界各國人民力量的大聯盟[3]。

 
從2003年開始,大會從巴西轉移至國外。印度Hyderbad也舉辦第一屆的區域性(regional)論壇---亞洲社會論壇[4](Asian Social Forum)。並在2004年世界社會論壇於印度孟買舉行。2006改為三地[5]同時舉辦,今年(第七屆)世界社會論壇首次轉移到東非肯亞首都奈洛比舉辦,主題為「人民的鬥爭,人民的另種選擇People's Struggles, People's Alternatives!」每年主題類似性頗高,也呈現出反全球化提出抽象性、後現代傾向的「另種/類選擇」,避談社會主義等會引起路線辯論的進行方向。

 
l 開幕遊行[6]、開幕式

 
開幕遊行的起點在奈洛比[7]中心商業區旁小山丘頂端,一路走向開幕地點Parc Center。起點位於這座市視野最好的位置,旁邊即是禁止攝影、武警戒備的高級住宅區,才轉個路口,沿著整片山坡都是一間間用木板、帆布做隔間的貧民「房屋」、商店;被稱為第四世界的非洲,其貧富差距從世界社會論壇的開始就一直對在場的我們展示著,起著震撼的教育作用。

 
會場的開幕布條上,大大的印著跨國電信的商標,在這個反全球化的活動中,從現場供應的飲料到活動贊助都不斷面對商品化的挑戰。

 
從民族解放、性別人權、反戰、反塑膠(環保)來自世界各地的團體,喊著:「Who are we? XXX. What we want? XXX. When we want it? XXX.」大家問相同的問題,雖然答出不同的答案,但推翻全球化的目標卻是一致的。

 
為了石油、跨國資本的利益,美英的侵略與佔領喚起了一支龐大的反戰隊伍,針對「頭號恐怖份子:布希!布萊爾!」,各種戰爭直接加深貧窮、環境等傷害。而另一支引人注目的隊伍是肯亞當地由國中小老師、學生、童軍團(羅浮群)共組的「向塑膠說不!Say NO to Plastics」的行動,這和兩岸三地「不碰政治、遊行」的教育有很大不同。後來得知他們的經費僅夠支付到今天晚餐,很希望能繼續留下,但經濟問題似乎無解!

 
而開幕式和去年香港反世貿的行動相比,少了富有鬥爭性的演講,多了屬於非洲國家的音樂和舞蹈、表演。舞蹈讓人忘記痛苦與悲傷,但在這樣反對商品化的活動中,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看已經是富有商業娛樂氣息的跳繩、疊羅漢等「民族舞蹈」?

 
l 世界社會論壇會場簡介

 
大會舉辦地點在MOI[8]田徑賽體育場,各種論壇、活動就以這座巨大的體育館為核心發散出去,依著體育場的24座大門被分成了24個區塊,每個區塊的觀眾席被分成上下兩層,用帳棚遮陽、夾板隔間。除此之外,也用大型野外帳篷和體育設施作為研討會,工作坊的討論使用。

 
小型帳篷圍著體育館繞了一圈,有的團體將這裏做資訊站,或銷售書籍、雜誌;同時也有具有非洲特色的民間藝術品、T恤等在現場販售。

 
l 現場活動報導

 
每個時段有超過50場活動同時進行,一天分成四個時段,所以在21-24共四天的論壇中,舉辦了超過800場討論會。以下簡要介紹活動類型與紀要。

 
一、 大會論壇(conferences):

 
主辦單位的正式、大型演講,如邀請近三年諾貝爾女權獎得主來現場進行正式演講。

 

 
二、 專題討論會(panels、round tables):

 
多數在體育館內舉辦的活動都屬這類,講者有幾十分鐘的報告時間,接著聽眾發問,最後講者回應小結。挑選筆者參加的三場座談,介紹如下:

 
由Transnational Institute(TNI)舉辦的「反對PPP(公共私人伙伴關係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將水私有化專題討論會」,報告IMF拒絕借款給坦尚尼亞政府,除非把水私有化。

 
縱使最後將水公司私有化之後,IMF的借款仍僅有15%的款項能夠用在公共服務設施上---「人人有水喝」竟然是一種施捨、無法達到的企求。這是什麼樣荒謬的處境?

 
所以,來自巴西的與談人提出「反對私有化的水權,就應該先確定水權究竟是公共或私人的責任?」在確認責任之後,才能將私有的「所有權」和「經營權」轉移到由人民共組的公營單位底下,所有權應該屬於市民,經營權屬於工會和合作社(communion)的組織,在西班牙和巴西,正努力在自來水問題上實踐PUP(公營公有產權Public-public property),使得公共參與的比例逐漸提高,也肯定人民能夠自己經營水公司,來自西班牙的工會幹部說「鋪設自來水管路應該是政府的責任,其實經營水公司遠比我們想像的來得容易」。

 
在座談之後,發生了關於改良主義的辯論:究竟「是否存在『較友善』的私有化?友善的私有化如何可能?」,誠如現場一位女士所說:「PPP沒有伙伴(Partnership)只有利潤(Porfit)」點出了對IMF與財團而言,將水私有化的目標就是利潤,而所謂「較友善」的私有化,僅是讓財團分出少數鄉鎮的經營權給人民,而非由人民佔有整個公司的所有及經營權,因此在巴西經驗中短暫的「參與」的確相對進步,但如果沒有將水公司根本的「國有化」,那麼PUP的比例永遠是少數,人民也無法享有PUP的果實。

 
三、 工作坊workshops:

 
講者僅起頭,其他多數時間交由聽眾發表自己的看法,積極發言、帶動討論。作者參與其中一場反戰、反侵略的工作坊,會中各國的朋友報告自己國內的狀況、表達抵抗侵略的心聲。在中東與非洲,因為財團石油、礦藏等經濟利益所引發的駐軍、內戰問題層出不窮,雖然在國際的壓力下,美國布希政府在2006年底暫時表現出暫緩出兵的決議,但要根本停止由美國為首的侵略戰爭,仍需要徹底打斷財團與國家的連帶關係。

 
四、 書籍期刊研究發表seminars:

 
除了愛滋病、反戰等討論會之外,另個讓聽眾爆滿的議題就是中國在非洲的狀況,其中有兩場討論會,一場是由中國的官方NGO組織「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China NGO Network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s)所舉辦的「中國與非洲的合作」討論會,另一場事由關注全球南方(FOCUS)主辦的「中國在非洲:帶來新殖民主義還是南方間的團結?」(China in Africa: New Colonialism or South-South Solidarity?)的座談會,後者還搭配著「中國在非洲」這本學術專書的成果發表,現場除了書籍的作者、非洲當地NGO之外,來自中國的NGO也加入了這兩場激烈的爭辯中。

 
從六十年代談起,中國協助非洲國家建設交通、軍隊、農業等基本建設,九零年代開始中國推動「南方的(商業)合作(South-South cooperation)」並撤銷非洲國家100億美金的債務。相同的故事也同樣發生在60年代美國對東亞國家的扶植,同樣的「投資」只是中國的回收晚了三十年,自從2000年以來,近七百家中國公司在非洲設立,中國已成為非洲第三大經濟伙伴,同時,非洲亦作為中國原物料的後花園---四分之一的石油來自西非幾內亞灣,透過投資非洲來滿足中國的成長需求。

 
最近的一次中國對非洲的援助,是在2006年十一月的中非合作會議(focac, Forum on China-Africa Cooperation)上,胡錦濤與48個非洲國家代表團共同出席。在這場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國際會議上,北京為了迎接這些非洲國家元首,特別抬出了吸引人的貿易和援助計劃來鞏固與「戰略夥伴」們的關係。[9]

 
包括將對非貿易額從2005年的400億美元,增至2010年的1000億美元,在短短五年中要提升一倍的援助;撥款30億美元的優惠貸款以及20億美元的出口信貸;同時和資本家一搭一唱的成立中國-非洲發展基金,提供50億美金支持中國人的公司在非洲投資。最後是取消非洲最貧困國家在2005年以前和中國政府借貸的利息。

 
當然,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截至2005年為止,蘇丹60%的石油提供給中國,安哥拉的也有35%,中國礦產在非洲四處投資[10],但卻透過長工時、低薪來換取高利潤。

 
不僅如此,據地球之友(Friends of the Earth International)的Michelle Chan表示:「中國在非洲的生態足跡是所有外國投資者中最大的:中國消耗了加蓬46%的森林出口量、赤道幾內亞60%的木材出口量、喀麥隆11%的出口木材。對比西方國家,中國在非洲各國政府更受歡迎。來自尼日利亞的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外交官:「中國有耳目一新的做法」因為「他們並不在乎西方國家對貸款的種種[環境保護]的附帶條件!」[11]。中國非營利組織愚公移山的執行主任Justin Fong也補充說明:「無論如何,中國的確幫非洲完成許多事情,中國不會浪費時間在開會上,我們就是大刀闊斧的鋪橋造路」。[12]

 
在第二場座談會上,更聚焦在究竟如何解決問題,中國在非洲的編輯引了辛巴威總統Robert Mugabe在該國獨立紀念日[13]上的一句話:「在日初時時我們辛勤的為東方[中國公司]工作,並在日落時,我們將成果繳給西方[貸款]」(We have turned east when sun rises, and get back things to the west when the sunset.)。對於各方對中國的指責,愚公移山(Moving Mountains)的鄺佛泉主任不以為然的說:「我們都瞭解前述在非洲發生的一些問題,但中國僅是給予非洲一些機會,然而非洲因經濟成長造成的問題不能完全怪給中國!」

 
接著,討論到中國與非洲兩地的民間組織(NGO)的現況,以為兩地工人、環境攜手合作時,北京的眾益伙伴(Community Alliance)王霄燕主任主動提及中國在建設市民社會的努力:「您或許聽過中國政府對民間組織的種種打壓,但我希望您知道,這個國家太大了,所以很多工作推行困難。對於我們實際耕耘的組織者來說:比起十年前,中國政府已經很努力在改善對待民間組織組織。」

 
當現場群眾被其勇敢對抗中國政府抗爭的經驗回報以熱烈掌聲時,來自全球化監察的代表卻提出質疑:「在中國存在兩種民間組織,一種是王小姐所說的受政府「尊重」的民間組織,另種則是沒有人權的底層組織;例如在超霸(GP)電池工廠的經驗,該廠鎘中毒的工人都不能受到像個人的尊重、賠償,他們連民主選舉工會幹部都不敢期待。而中國工人的處境對照非洲工人,正能說明我們必須擺脫建立在投資利潤的『中國-非洲』政府聯合,轉為兩地底層人民的聯合。」

 
此時,全球化國際論壇(International Forum on Globalization)的Dale Wen也質疑:「大家應該認清問題並非中國-非洲間的問題,而是資本與工人的問題、資本與環境及社區的問題,中國與西方資本在競爭誰能成為新殖民主義者。這個新殖民主義並非像是過去的國家對國家的殖民,而是國際資本透過合作串連對於人民的殖民,他們的連結比我們更緊密。因此我要向各位非洲的兄弟姊妹呼籲,當我們控訴資本剝奪人權、民主時,我們更要追問『究竟我們期待什麼樣的人權?什麼樣的民主?西方民主制真的就是我們要的嗎?』我想這次是我們第一次用人民的語言討論屬於人民的民主!」

 
愚公移山的鄺主任最後回應:「大家都說在中國的工業、投資下,所有中國、非洲工人變得一個模樣,但您可曾想過因這些投資,也造成一些工人變得富裕!但上述討論中卻聽不到這樣的事實,剛剛大家不斷地說:中國做了這個、那個的壞事,但我想問,在場的各位或者台上的講者,有誰待在中國?有誰知道中國的政策如何決定?如何讓中國人民在現有條件下過得更舒服?當你只看到工會不能投票、工人入獄時,我想告訴各位,中國的問題是複雜的,要用不角度看結果就會不同!當許多開發中、非洲國家因為太貧窮而無法擁有民主時,中國最多只能幫助他們的經濟生活得更好,但爭取民主的責任在他們的公民、而非中國,而當目前許多中國人民也僅能賺到少得可憐的薪水,我們願意這樣幫助其他國家是相當不容易的。」之後這樣正反立場的激辯持續著,最後「中國在非洲」書籍的編輯做結:「這些利益不應該屬於中國政府或企業,他們應該永存於非洲這塊土地上、屬於非洲人民。當中國、西方國家來敲非洲的門,中國政府與西方政府的目的其實並沒有不同,給予非洲國家政府利益,為的是保持依賴關係,是為了讓中國政府或企業的經濟利益永不改變,這些資源是中國幫助這些國家的目的。」作為一個研究者,其責任是提出問題並進行分析,雖然無法提出解決辦法,但仍希望用書中一段話,勉勵現場聽眾應該用行動來改變現狀。而他引用的,竟然是大家久已忘記的、1974年鄧小平在聯合國大會上的演講:

 
如果資本主義在一個社會主義大國中復辟,它必然成為一個超級強權。文化大革命近幾年正在中國推動,其中一項任務是對林彪與孔子的批鬥,這批鬥正在全中國蔓延著,其共同目的是為了防止資本主義復辟並確保社會主義。中國決不會改變顏色:她將永遠站在被壓迫人民和民族這一邊。如果有一天中國改變顏色並成超級大國,如果她也要扮演世界上的暴君、到處欺負別人,進行侵略與剝削。屆時世人應認清這個社會主義帝國,同時揭穿、批鬥它,並和中國人民攜手推翻它!---鄧小平,1974[14]

 
語畢,演講台下爆起最熱烈的掌聲。當時剛復出的鄧小平被毛澤東欽准赴美出席聯合國會議,並發表以上捍衛毛式社會主義的演講。但是這沒能使他避免在1976年又被打倒。時移勢易,毛死後他又再復出,並且由他親手復辟資本主義。這位非洲編輯在這個場合引用鄧的1974年演講,實在極具諷刺意味。

 
五、 遊行demonstrations:

 
每日的川流不息的遊行,將場內討論會的訴求,轉為口號、標語透過圍繞體育館遊行展現。

 
多數遊行都是在主辦單位的允許下進行,但其中一個「世界社會論壇不容出賣:停止向肯亞當地人收取報名費!」的遊行,卻揭穿了世界社會論壇的真實矛盾。因為肯亞當地人參加世界社會論壇必須承受沈重的經濟負擔,報名費需要500先令(約美金8元)、午餐400先令,市中心距離會場17公里,均攤計程車費需250先令,「世界社會論壇不容出賣!(WSF is not for sale!--- Erikku.ToSaint)」抗議標語點出問題。

 
在22日早上8:30,參加者手勾手封鎖住大門,一邊呼喊標語一邊唱歌跳舞。經過半天的封鎖,肯亞的世界社會論壇組織委員會決定讓當地人免費入場、提供免費的水、午餐20先令。然而,因為十位肯亞年輕人到記者會場抗議而被逮捕,並拘留數小時後釋放[15]。主辦單位竟然需要國家警察的保護,這是世界社會論壇的恥辱。

 
作者認為各種收費問題僅是表象,核心是過去世界社會論壇的主辦者已經無力贊助,使得費用必須轉嫁到參加者身上;讓我們回顧2001年第一屆世界社會論壇,當時大力贊助單位正是巴西工黨,而阿雷格裡港正是該黨執政並實驗「結合代議政治體系與大眾公開集會的參與式政治[16]」。透過這次世界社會論壇不僅向世界宣傳這個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之外的第三條路,此經驗更成為該黨2002年的有力文宣,使得魯拉高票當選巴西總統。但好景不長,因工黨的參與式政治未徹底解決私有產權的核心問題,導致阿雷格裡港的人民落入「只能討論卻不能執行」的窘境,失望之餘造成巴西工黨輸掉了阿雷格裡港的市長選舉,也輸掉了人們對參與式民主的信心,該黨更無餘力繼續支持世界社會論壇。

 
後記:多數肯亞的青少年在世界社會論壇現場並未能參與論壇,為著生計他們必須蜷曲著身體,揹著販售瓶裝水、零食的大木盒。然而,在參加亞洲NGO團體主辦的反戰遊行中,卻看到一個個13歲孩子的身影,在爭取到免費入場之後,他高舉著「IMF OUT」的牌子走在遊行隊伍中,他來自奈洛比的貧民區,因為他們老師告訴他這邊在辦世界社會論壇,解決當地的問題,所以他努力走了四十分鐘來參加(照片260)。

 
六、 藝文表演cultural activities, 靜態展覽exhibitions,

 
同性戀、婦女、反戰等團體在現場搭起大型帳棚,透過歌謠、舞蹈、吟詩、藝術品,提供一種讓人放鬆、欣賞的討論空間。

 
l 論壇中常遇到的困境

 
在世界社會論壇中可以聽到「我們必須透過由下而上的方式改變政府和體制」的結論,但是究竟我們面對的是個什麼樣的政府?在全球化底下,政府和資本進行跨國的串連,然而人民的串連應該如何進行?只是透過寫聲明,還是有其他辦法足以翻改變這世界?

 
為什麼無論人民如何抗爭,這個政府總是和資本站在一起?什麼是體制的問題,這個體制是資本主義嗎?當我們高喊「另一個世界是必要的!Another World is possible!」究竟是要在資本主義下部分修改調節就能達改變世界?或者我們需要找尋一個屬於人民的世界?

 
多數論壇將時間花在陳述問題、以及區域性的改良,每每討論到上述問題時,就面臨時間不足或沒有結論的死穴。以下探討世界社會論壇應該如何改變,面對上述問題。

 
l 世界社會論壇應該結束了嗎?還值得參加嗎?

 
每年參加世界社會論壇的人數不斷攀升,2005年全球就有135 個國家超過15萬人與會者。這屆世界社會論壇參加人數首次減少,大會登記的報名人數僅有5萬8千人。人數減少的因素除了肯亞食宿交通費用昂貴之外,更大的警訊是「世界社會論壇討論的結果無法促成問題的實質轉變」,有些人認為這是因為世界社會論壇的治理階層組織委員會(Organizing Committee,簡稱OC)與國際理事會(International Council,簡稱IC)無所謂層級,而是以共識與協商的方式進行決策,「共識決」民主造成議而不決、決而不行。

 
但另一方面,世界社會論壇不但面臨「社會主義者與共產主義者曾用離席抗議它不提出解決方向」,甚至「原本力挺它『多元價值』的無政府主義也批評他極權」的矛盾處境。究竟為何世界社會論壇光說不做?是主觀意願不足還是客觀條件缺乏?讓我們回到世界社會論壇的《世界社會論壇原則憲章》審視其原始意義、目標:

 
1. 去政治化的世界社會論壇

 
世界社會論壇憲章最初期待:

 
代表南半球的詮釋學(The World Social Forum as Epistemology of the South);反對西方/北半球建立在技術與科學的威權論述...強調南方觀點是不同於北半球 「全有(all)」或「全無(nothing)」的哲學,而是「沒有(not)」與「尚未有(not yet)」[17]

 
也就是不要在「資本主義或社會主義」二者擇一,而是在前述兩者之外,回到缺乏民主、缺乏自由的經驗現實中,找尋另一個世界。因此,章程中明文是要反資本主義,但暗地裡是排除社會主義,因為他們反對一切極權、簡化、發展論[18],章程擬定者將蘇聯、中國的墮落工人國家和社會主義劃上等號,這種檯下特別抵制社會主義的作法實在和他們檯上號稱多元的訴求不符。。

 
這不僅是意識型態上的爭論,也實際影響到在多數論壇中,將多數時間花在討論新自由主義、資本主義所引發的「問題」卻不針對「問題的根源」做探討,於是無法對症下藥並提出到達「另一個世界」的「實踐道路」,於是「另一個世界」永遠是「另一個世界」,它的具體樣貌在世界社會論壇的討論中付之闕如。

 
2. 另一個世界,什麼樣的世界?

 
回顧第一屆世界社會論壇在2001年舉辦時,當時巴西工黨的聲望可說如日中天,而當時巴西工黨正是透過「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供人各自表述,但卻不講明究竟是什麼樣的「世界」?今日世界的根本、衍生問題各是什麼?誰必須為今日世界的惡果付出最大責任?更重要的是,究竟建立另外一個世界的經濟、社會基礎是什麼?透過什麼方式完成?

 
正是希望透過這樣模糊、曖昧的訴求取得多數社會運動者的支持,希望用熱門的「反全球化」取代已經過時的「社會主義」。如此只批評今日世界的問題,以及期待另一個世界的美好,卻避談如何跨越銜接兩個世界的步驟,正是世界社會論壇的最大危機。

 
l 小結:

 
是否應該繼續積極參加世界社會論壇?

 
對於一個社會主義者來說,批評世界社會論壇並不等於不再參加世界社會論壇,正好相反。社會主義者認同世界社會論壇的重要憲章中提到的「由下而上的民主」,但在資本主義下根本無法實踐,因為「政治決策的壟斷權」正是官僚財團的統治基礎。

 
我們應該也必須參加,但這個論壇必須重組,我們應該提出銜接「這個世界」與「另一個世界」的具體解決辦法:透過各種宣傳管道,積極向社會大眾宣傳私有化對醫療、交通、教育等公共服務中的害處,同時積極、全面的在上述問題中提出充裕公共服務經費,監督使用,來落實公共服務、醫療、教育全面人民作主。這樣的工作,需要青年精力與工人智慧的團結。

 
台灣、香港、中國:我們真的和世界團結無關嗎?

 
我們承受新自由主義下全球化的苦果,但卻常常認為「國外的狀況和本地的狀況不一樣」,因此總自認為是第一次遇到這個問題,故只能自行發展一條新方向。我們很少去冷靜思考目前全球社會發展的潮流論述,因此沒有意識到兩岸三地是全球發展鏈裡的重要行動者。

 
外國的經驗不是萬能,卻能讓本地的運動少走冤枉路;在世界(World)社會論壇中認識彼此的問題、學習成功與失敗的經驗,在地方(Local)與區域(Region)的世界社會論壇中討論鬥爭的策略、建立具體的合作模式---改造去政治化的舊世界社會論壇,建立新世界社會論壇,標舉「『公共世界』是必要的!」。

 

註釋
  1. 中文版《世界社會論壇原則憲章http://globalmon.civiblog.org/blog/_archives/2006/6/25/2053019.html
  2. 在2006年的論壇上,更因為地球環境面對即將不可逆轉的危機,提出「另一個世界是必要的(Another World is Necessary!)」
  3. 資料來源:台灣醫界聯盟http://www.tima.org.tw/xoops/html/modules/articles/article.php?id=5
  4. 世界社會論壇已經鼓舞了許多區域性社會論壇的組織,包括歐洲社會論壇、亞洲社會論壇、地中海社會論壇以及許多地方性或全國性的社會論壇,像是義大利社會論壇、利物浦社會論壇與波士頓社會論壇等等。連第一次召開的美國社會論壇也將在2007年6月於亞特蘭大舉行。而大多數的社會論壇皆奉行世界社會論壇訂立的《原則憲章》。
  5. 2006年,世界社會論壇在世界不同的城市舉行,包括委內瑞拉的卡拉卡斯、馬利的巴馬科與巴基斯坦的喀拉蚩。而2007年將會在肯亞的奈洛比舉行。
  6. 開幕遊行影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0LUxLMdmfzo
  7. 既然在市中心,不得不介紹奈洛比的市中心。散佈在城市四周的混凝土、玻璃帷幕大樓、五星級飯店,碧草如茵的公園、池塘、椰子樹,散佈在Parc Center中,這個城市其實和西方的新建城市差異不大。最大的差異,是每條公路旁的兩條泥土路,還有永遠川流不息的徒步人民。
  8. 西元1963年12月,肯亞獨立,KANU成為執政黨,遭軟禁家中的Kenyatta也成 為肯亞第一任總統。這段時間,Kenyatta將整個國家發展成為非洲最安定、最繁榮的國家。 然而,繼任的Daniel Arap Moi無法容忍異己份子,並致力於拘捕異議份子、終結部落組織、關閉大學。但肯亞為了籌辦1987年的第四屆非洲運動會,和中國簽訂了雙邊協議並建立了MOI體育場館,擬議計劃興建一個國際水準、非洲最好的體育館。 http://www.stadiumskenya.co.ke/listArt.asp?cat=MOI
  9. Walden Bello, Beijing Diplomacy in Africa Sparks Debate at World Social Forum, Focus on the Global South, 06 February 2007
  10. 在贊比亞和布拉柴維爾剛果的銅礦、剛果的鈷礦、南非的金礦、津巴布韋的鈾礦
  11. 對許多經濟困難的非洲國家來說,相對於國際貨幣基金、世界銀行對貸款的附帶條件限制,中國政府帶給他們「另一個『錢莊』是可能的!」新希望。諷刺的是,過去壓迫非洲的世界銀行總裁沃爾福威茨,此時道貌岸然的化身正義使者,斥責中國沒有遵守「赤道原則(The Equator principles)」!然而,這裡所說的赤道原則乃是在2003年6月時,由花旗、荷蘭、巴克萊、西德、滙豐、渣打、美洲等跨國銀行所訂定的自願性專案融資準則。截止2006年2月,已有41家金融機構(占全球專案融資市場的90%以上)承諾實行赤道原則, 這些金融機構(Equator Principles Financial Institutions,EPFIs)遍佈全球五大洲。其宗旨乃是在於EPFIs進行專案融資時,對於社會及環境相關面向的考量,提供一個共同的基準和架構,[號稱]能降低環境與社會的風險,並促進環境管理的全面實踐。資料來源:http://csr.moea.gov.tw/articles/articles_content.asp?ar_ID=1080
  12. Walden Bello, Beijing Diplomacy in Africa Sparks Debate at World Social Forum, Focus on the Global South, 06 February 2007
  13. 在2005年五月,慶祝辛巴威獨立二十五週年紀念日 If capitalism is restored in a big socialist country, it will inevitably become a superpower. The Great Proletarian Cultural Revolution, which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campaign of criticizing Lin Piao and Confucius now under way throughout China, are both aimed at preventing capitalist restoration and ensuring that socialist China will never change her colour and will always stand by the oppressed peoples and oppressed nations. If one day China should change her colour and turn into a superpower, if she too should play the tyrant in the world, and everywhere subject others to her bullying, aggression and exploitation, the people of the world should identify her as social-imperialism, expose it, oppose it and work together with the Chinese people to overthrow it.---Deng Xiaoping,Speech At the Special Session of the U.N. General Assembly
  14. 但好景不長,在24日又發生孩子無法用20先令吃飯的事,孩子高喊著「we want food」。現場影像請見http://www.youtube.com/watch?v=8c8CeEG65u0
  15.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96%E7%95%8C%E7%A4%BE%E6%9C%83%E8%AB%96%E5%A3%87&variant=zh-tw
  16. Boaventura de Sousa Santos教授提出,資料來源:http://www.tima.org.tw/xoops/html/modules/articles/article.php?id=5
  17. 《世界社會論壇原則憲章》第十條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