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合作性事業在花東的挑戰

星期五, 3月 09, 2012

■潘欣榮

在花蓮與台東交界的玉里鎮,有間玉東國中,該校的許多同學如同花東其他偏鄉的學生,來自經濟弱勢、單親、隔代教養、甚至孩子自己獨居照顧自己的家 庭。孩子的父母因失業而對未來茫然、甚至酗酒而倒在路上,這些情景對孩子來說早已司空見慣。而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也很單純:「只要乖乖不鬧事、不進警察局, 就是好孩子。」

然而,乖乖不鬧事並不足以帶給孩子畢業後一技之長、或升學機會,所以許多孩子從國中畢業後,就停止升學並提早進入職業市場,從此展開與家長相仿的境遇。

世人都看穿台灣所謂的正義(下)

星期五, 3月 09, 2012


不太善良並不可恥,公然自慰才是不知羞恥。又性惡之於近代法制,渠為前提,乃是常識,可見無恥者無一不無知。

正義自卑不已


以眾暴寡不足取,就像台式正義自己一樣。而今自欺欺人,又指控別人,急於聲討別人騙人,只為宣傳自己是人。潛心造假的偏執,周知了人格扭曲的惡質,拒絕包容他者的扭曲,尤為偽善極致。

就像精神疾病是慣竊的可能原因,極其乖張的異常,很難令人不聯想到心靈創傷。

「林來瘋」與文化領導權

星期二, 2月 28, 2012

■姚欣進

這兩週台灣所有類型媒體的頭條新聞,幾乎都是林書豪的球賽報導。美國職籃、紐約媒體與全球媒體等,每一個都是全球資本主義裡高達數百億美元的私人資本產業,而林書豪乃是近日這些產業活動中的焦點明星,其背後的運作當然是以全球資本主義利益交織的核心為主軸。

但林來瘋現象,除了資本主義利益與媒體運作邏輯之外,應還有其他或許更深層的意義,值得我們從左翼的角度來思考。即,「林來瘋」現象之所以會成為全 球資本主義社會的轟動新聞,除了媒體的炒作、美國職籃或紐約城市等條件外,林書豪個人故事顯然在全球民眾中得到鉅大的投射、共鳴與不同方式的認同,否則這 無以成為一個轟動新聞的事件。此其一。

世人都看穿台灣所謂的正義(上)

星期五, 2月 24, 2012

(報載為初稿)

一個月前,儘管標榜的「公平正義」以候選始,以落選終,但藉由選舉的順暢有序,渠已博取「公平」、「勝利」、「榜樣」的稱譽。遺落的正義,儘管意外,也在一個月後的計程車裡,失而復取。

舉島撻伐不斷,彷彿正義昭然。然而異議凜然,唯恐傷害人權法治的臉蛋。因深掘猙獰表情的紋理,世人都將赫見「正義必勝」的精心編劇。

崩世代的反思

星期五, 2月 10, 2012

書名: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
作者:林宗弘、洪敬舒、李健鴻、王兆慶、張烽益
出版社:台灣勞工陣線
ISBN:9789579804196
■姚欣進

一、民生疾苦與社經矛盾


在這次大選前,台灣勞工陣線協會出版了一本幾位作者共同撰寫的《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

即 使此書並非是選舉造勢的政治類書籍,但擺在選後的台灣政局的新格局裡來看,此書所揭露的主題與問題,將會成為未來左右台灣政局發展關鍵。原因很簡單:台灣 民生疾苦已是日益深重,而台灣資本主義經濟只是在畸形發展的方式掙扎運作,台灣社經不振由局部徵兆現象的出現、成型到目前快要成為沉疴之疾已至少有10年 之久,而且顯然還不到真正的出路!

落實社會正義 新政府別輕忽教育施政

星期五, 2月 10, 2012

■任懷鳴

馬總統以些微差距打敗對手,進入其第二個任期;新閣揆由財經老將陳冲領軍繼續拚經濟,不令人意外;但副閣揆卻由選前釋放社福大利多之內政部長江宜樺接任,則被外界解讀為馬總統欲調整施政方向,展現其落實勝選時所強調「社會公平正義」的誠意。

近 日,有關稅制改革、居住正義等問題受到輿論的廣泛討論,更引發對新內閣的多所期許;但教育議題似乎與「公平正義」無關,以致於新任教育部長雖大爆冷門,但 大家關注的重點則在於其大學校長經驗能否掌握中小學,乃至於幼教、成教的政策重點。殊不知,在「菁英教育的思維」及「新自由主義」的籠罩下,台灣近20年 的教育發展早已走上一條獨厚菁英階層的不公平道路,正有待新政府嚴肅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