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民生疾苦的三大政策

星期四, 10月 02, 2008

姚欣進

今日全球經濟危機的浮現,乃是近十餘年來全球化資本主義運作的直接結果。長遠來說,除非這全球資本主義有著根本性質的改造,否則未來要在這既定體制內扭轉這全球經濟不斷惡化的大趨勢,恐怕是找不到出路的。

但就當下的台灣社經現實來說,要遏止民眾生計的進一步惡化,我們有幾大方面的訴求必須即時提出,即時落實執行。

首先,由於台灣總體經濟局勢不佳,絕大部份的受薪民眾勞動條件、薪資待遇越來越差,不僅近兩年扣除消費者物價上漲率之後的平均實質薪資所得是負成長,而且往往是遇缺不補,而要求原有員工要一職多工、無酬加班、加重勞動強度等等。

更糟的是,勞動待遇的惡質化還同時碰上了近年來一波又一波民生物價的飆漲。

這種民生物價的飆漲乃是資本主義全球化運作下的惡果。因此,要真正解決物價飆漲的現象,就必須改造全球資本主義體制,但這顯然不是我們當前能夠做到的任務。但若提高薪資水平,則不僅可即時有效地抵抗高漲的民生物價,也是最改善受薪者艱困生活的最實際手段。

雖然工資的高低是市場機制運作的結果,我們無法針對市場機制來抗爭,但若我們針對政府要求提高基本工資,則這就會對台灣最弱勢的受薪者提供最起碼的保障。而且,若這基本工資調漲幅度有一定程度的話(我們提議應是23870元),則它也會惠及於廣大的低薪者。

單靠基本工資的提升,當然是遠不足以解決一般民眾急迫的民生艱困問題。在民眾的生活現實裡,有些基本的生活需求雖是無法割捨,但卻成為民眾微薄收入的沈重負擔。例如,子女的教育費、健保醫療費、資訊網路費、大眾交通的鐵公路運輸與捷運費用等等。如果這些基本需求是由社會資源來提供、分享,那就會實質地減輕民眾生活重擔。所以,我們第二大訴求,應是:社會基本需求公共化。

要做到社會基本需求公共化,如環保公共化、教育公共化、醫療公共化、媒體公共化與大眾運輸公共化,政府就必須要有足夠的資源來提供。而政府能夠擁有這些資源的前提,就是政府稅收要充足。

然而,近十餘年來,政府稅收佔國民生產總毛額的比例是節節下降到百分之十三,遠低於九十年代初的百分之二十。

所以,我們第三大訴求,就是:改造當前稅制,即刻提升租稅負擔率(即稅收與國民生產毛額的比例)到百分之二十,而且這稅收應針對資本利得來徵收。

調漲基本工資、社會需求公共化與打造一個合乎社會福利精神的稅制,乃是解決當前民生疾苦的三大有效政策。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