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觀察之四: 飲食健康、槍枝管制、個人自由與商業利益

星期三, 5月 29, 2013



陳方隅
        ”在便利的現代生活背後,其實隱藏著龐大的政商利益。這些立法角力過程就是民主政 治的真實面貌。民主政治一方面對於「個人自由」有所保障,一方面在整個過程中,若沒 有類似北歐國家那樣的陽光法案保證資訊公開透明,則利益就會偏向大公司、大財團。”
    ----編者按 

從東海岸開始(上)

星期三, 5月 29, 2013



林子暉
      ”開發案所帶來的經濟利益分配極度不均等,更遑論大開發必然要付出的環境、文化的 成本。文化與自然環境利潤的考量下,迅速被轉化可以大量複製、出售的商品,逐漸抽離 在地社群生活,被簡化成輕易可以辨認的消費元素或花錢才能享受的生活空間。”
    ----編者按 

美國觀察之二:高等教育(學費篇)

星期一, 4月 08, 2013



▓陳方隅
        ”美國長期灌輸大眾的想法是:一、使用者付費;二、高學費是為了投資自己,畢業後 才能獲得高薪以及致富。這兩種觀念都不能說沒有道理,但是都值得反思:「知識」及  「教育」可以完全和「商品」劃上等號嗎?我的答案是「顯然不行」。”
----編者按 

孤獨的爭取知識公共化:從RSS創辦人之死談起

星期六, 3月 02, 2013


潘欣榮
        ”讓所有人都有接觸知識的自由,是史瓦茲畢生的理念。而他的行動正像魯迅小說「吶 喊」中的主角,對於沉睡失火的鐵皮屋子中的人們的呼喊警醒,期盼他們甦醒、但也對 眼前繼續沉睡的現況感到深深地孤獨、絕望。而他犧牲背後更深刻的意義,或許是不再讓 像他這樣的反抗者,在網路時代孤獨的面對體制的壓迫。”
---編者按

全民健保的美麗與哀愁

星期五, 3月 01, 2013



林子暉

  ”保險的根本原則是風險分,..........這個多人保費來支撐少數者使用成本的體制需要精準 損益平衡、成本控管。但這與公共醫療的意義是截然不同,公共醫療的原則是社會福利而非社會保險,以不計成本效益、實際盈虧的投入資源滿足社會整體的醫療保健需求。”
----編者按 

左翼視野:「悲慘世界」在台灣鐵道再次上演

星期一, 2月 11, 2013



黃德北、郭耀中
       "「全國關廠工人連線」臥軌的歷史畫面重演,工人再次用身體阻擋台鐵列車運行來表達 
   抗議。「全國關廠工人連線」16年來的抗爭經歷,真是台灣底層社會悲慘世界的縮影。我
   們不只要再次向「全國關廠工人連線」致敬,更應該站出來,與他們一起繼續爭取所有受
   薪者應有的公道與權益。"
   ----編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