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海岸開始(上)

星期三, 5月 29, 2013



林子暉
      ”開發案所帶來的經濟利益分配極度不均等,更遑論大開發必然要付出的環境、文化的 成本。文化與自然環境利潤的考量下,迅速被轉化可以大量複製、出售的商品,逐漸抽離 在地社群生活,被簡化成輕易可以辨認的消費元素或花錢才能享受的生活空間。”
    ----編者按 


        2013420日,十多名環運團體、花東部落居民等各界人士發起「不要告別東海岸徒步行動,從台東至台北徒步完成265公里,與台北聲援群眾會合遊行,以此表達抵制美麗灣飯店開發案並呼籲政府不要放任財團開發東海岸。
       放眼花東,2013年烽火遍地,不僅有已糾結數十年美麗灣,自2012613日深夜,立法院三讀通過花東發展條例並同時編列400億永續發展基金,大開發的號角早已吹響!花蓮縣長傅崐萁隨即於2013年年初提出豐濱山海劇場、F1賽車場、六十石山高空纜車、瑞穗溫泉飯店區等規模浩大的觀光建設。從海岸到山邊,皆可聽聞以經濟繁榮為口號的粗暴開發。捍衛家園的戰役何時終結?希望又何在?
開發就繁榮?
細究這些開發案多為透過政府建置基礎設施、徵收土地或開放公共自然資源,再以BOT等形式吸引民間企業投資。看似透過觀光產業發展帶動在地經濟,然而就開發規模與觀光模式可見皆為私人資本開啟佔有公共自然資源的方便之門。
集中定點式的觀光模式,帶來的不外乎資本的集中與切割,觀光客從機場、火車站直奔溫泉飯店、賽車場,任何消費行為、互動行程皆被吸納於這些私人資本投資的空間中,何來開發案區域外的繁榮?
原處於弱勢的在地居民如何開設民宿、餐館來分食觀光大餅?更遑論就業機會,追求迅速獲利的財團企業,需要的是可以馬上提供高消費族群服務的專業人員,處於教育資源弱勢的花東居民,至多成為臨時聘僱的低階勞力。
上述開發案所帶來的經濟利益分配極度不均等,更遑論大開發必然要付出的環境、文化的成本。文化與自然環境利潤的考量下,迅速被轉化可以大量複製、出售的商品,逐漸抽離在地社群生活,被簡化成輕易可以辨認的消費元素或花錢才能享受的生活空間。
當六十石山美麗的山頭插上高聳的纜車支柱,何來永續的美景?當阿美族的必須在豐年祭日夜操演最受觀光客歡迎的舞蹈,何來真正細緻體現、傳承真正的傳統?而當這些文化、自然資源被粗暴、短暫的消耗殆盡,台灣觀光產業又要何以為繼?
全面席捲
    花東絕非特例,包含離島的馬祖賭場爭議、金門觀光BOT(1)近期也都正面臨相同開發模式的處境。
其實翻開台灣這幾年的經濟數據,就不難發現事出有因。台灣以科技業為主軸的產業結構,受到中國及東南亞新興代工國家的競爭,而品牌、技術專利又受歐美、韓、日的壟斷,逐漸喪失引以為豪的世界分工角色,私人資本的利潤空間急速下滑(2)。此時,台灣豐厚多元的文化與自然資源另他們垂涎三尺,私人資本介入觀光產業可一石三鳥獲得三種利潤來源:勞工、自然資源與文化,甚至後續創造文創產業、醫療產業、服務業等產值。且在私人資本生死存亡之際,何以論及能否永續經營或尊重在地?可以遇見,未來數年內將開發案爭議將全台延燒,以政府法令為靠山的財團,將毫不掩飾的全面掠奪,類似美麗灣環評的荒謬會不斷發生!
危機中的轉機
面對如此龐大、貪婪的浪潮,捍衛環境、文化理想就孱弱無力?其實不然,正因這樣全面的侵略,反而給予以往僅止於捍衛家園的抗爭或環境至上的行動者、青年重新思考、實踐的契機,而私人資本的全面侵略也讓原本各地孤獨抗爭者有了聯結的可能性,且正是從觀光產業發展作為反擊的著力點。
危機中的課題:不要私人資本的開發,我們要的是什麼?所謂深度旅遊圖像是什麼?如何面對經濟困境下在地居民對於文化、環境維護的冷漠?
近年逐漸流行的深度旅遊標榜尊重在地人文與自然環境,這種旅遊模式的探索經驗早始於台灣數十年的草根社區工作,包含90年代開始社區營造運動中,許多社區組織從生態環保或文化復振等角度發展所謂在地特色深度旅遊,以其
在維護上述價值同時兼顧經濟發展。
但這尚須面對一個質疑,特定區域的生態保護、傳統文化,甚至弱勢社群的經濟利益與大眾何干?如何在上述經濟困局下對抗私人資本掠奪,進而發展為替代方案,就必須回到根本癥結,旅遊不只是旅遊,更在於傳達一種生活圖像與新經濟模式的可能。
對這議題,筆者將在本文下篇深入討論。

(筆者為台灣公共化協會成員、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研究生)

1: 馬祖於2012年通過設置博奕特區公投,其中美商懷德積極爭取承攬博奕特區的賭場與相關觀光設施建設。金門縣政府推動觀光休閒產業建設,共15件大型BOT案,將威脅溼地生態與文化古蹟。

2: 台灣工業(製造業)GDP比例已下滑至31%,而服務業已上升至近68.7%其中觀光業雖只佔3.6%但預估成長率皆為翻倍。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