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蘇花高到美麗灣,談環境抗爭邁向合作經濟的可能性

星期五, 1月 11, 2013


潘欣榮
        ”環境運動要突破環保與經濟二選一的矛盾,勢必要找出新的訴求來回應基層民眾對溫 飽的經濟需求。美麗灣、蘇花高都是在資本主義大開發經濟模式下的手段,倘若我們反對 這手段,勢必要提出另一種經濟模式。”
    ----編者按 
        台東縣政府22日召開美麗灣環評審查會議,會議場內閉門決議有條件通過,場外則是贊成、反對美麗灣的民眾,各自呼喊看似平行的兩個訴求。
根據苦勞網的報導,贊成的台東鄉親抱怨因著地理的阻隔,使得政府資源分配不均、企業長期不願投資。希望美麗灣作為火車頭,能創造更多返鄉工作機會、比打零工還穩定的薪水,可以擺脫靠著社福資源、缺乏尊嚴的生活。為達此目標,應透過「台東自決」來擺脫環保團體、台北人干預台東的發展。
至於反美麗灣的環保人士則提出美麗灣違法在先、環評無效定讞,所以應先拆除,並質疑環評會的適法性。對於有條件通過,環保團體誓言將繼續「訴訟」。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並表示很難過台東居民就業不易,但也質疑缺就業機會的責任,在於幾任縣長都無法創造就業機會、表示縣長們能力不足。
事實上,美麗灣環評會場、贊成與反對支持者對峙的場景,幾乎和蘇花高爭議如出一轍,只是場景從花蓮轉往台東。而在公民社會中,狹隘的區域主義、在地自決,只會排除對環境公共性議題的理性討論,逐步走向民粹,造成本地與外地、經濟與環保的二元對立(詳見「反蘇花高背後,不能說的秘密」,彭昱融、潘欣榮著)。
此外,在法治社會,台東縣府的違法先例一開、往後所有開發案都必放行,絕對會造成生態的浩劫。但是縣府能違法蠻幹的前提,是在地的贊成興建民眾的利益和縣府緊密相依。倘若反對力量無法針對贊成派的利益著手説服,縱使開發案停止,都只會加深雙方未來長期的敵意,更遑論讓「人與自然平衡發展」的理念植入在地人心中。
所以,環境運動要突破環保與經濟二選一的矛盾,勢必要找出新的訴求來回應基層民眾對溫飽的經濟需求。美麗灣、蘇花高都是在資本主義大開發經濟模式下的手段,倘若我們反對這手段,勢必要提出另一種經濟模式。
財團無法提供新經濟模式
然而,環保團體批評前歷任縣長無能、無法創造就業機會。我們都知道,台灣中央地方政府創造就業的主要方法除了政府直接僱用、就是向財團招商。但事實上新模式無法倚賴財團:因為公司的成立目的是營利(公司法第1條),而在台灣經濟成長率保1%都有困難、全國產業發展會議「連十五K都到不了」的今日,除非像美麗灣般能藉壟斷資源來獲取暴利的BOT開發,財團才會有興趣,除此之外要期盼縣府説服財團來提供投資,更是天方夜譚。
所以,我們勢必要找到在私人資本之外的答案,而「合作社」可能是替代或補充的答案。根據合作社的法定定義,是依平等原則,在互助組織之基礎上,以共同經營方法(勞動者自我僱用)謀社員(勞動者)經濟之利益與生活之改善。以下,我們介紹國外的合作社案例,以及花蓮具合作社雛型的社區。
Humanity at work!以人為本的蒙德拉貢
根據陳方隅[1]的研究,蒙德拉貢是坐落在西班牙北部一個山區小城,1941年阿瑞曼戴瑞塔神父(José María Arizmendiarrieta)開始推廣合作教育與神學教育。十五年後,1956年他與5位學生正式創立此區的第一個合作社:生產鍋碗瓢盆等廚具,擴充到現在有超過83千名員工,年營收達147億歐元(5,627億台幣)的合作社集團,且為西班牙第七大商業集團。[2]
蒙德拉貢企業跨足許多產業,包括製造業、農牧業、服務業、零售業,並提供員工養老院、醫療服務,也自辦大學、銀行。在1990年代初期,蒙德拉貢所處的巴斯克地區失業率達25%,但蒙德拉貢的總體就業量仍沒有下降,他如何辦到的?
他們重視公益性的分享,所以最高水準工程師報酬要低於西班牙同等水準工程師三成左右,但是對於企業的認同率卻比一般企業高出許多。因為員工透過社員聯合大會民主決策大方向,並充分授權經營團隊作靈活的操作,於是員工自己與企業劃上等號,才會得出富創意、以人為本的產業模式;平等及民主的收入分配使全體成員更加努力工作,而民主參與亦可以減少監督成本。
從十九世紀的「合作運動」以來,合作社企業已經成為第三部門經濟的重要面向,目前全球的合作社社員人數已逾8億人,[3] 而今年(2012)為聯合國訂定的「國際合作社年」,推行合作社企業已被視為消除貧窮、提升人權的重要手段。[4]
除了國外,台灣也有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司馬庫斯原住民營造勞動合作社等成功案例。而在台東的鄰居---花蓮,也有兩個具合作雛型的社區。
富興社區:透過農業找尋生態系的平衡
在花蓮縣瑞穗鄉的富興社區,有座特別的生態農場,農場負責人賴萌宏期盼農民能從使用農藥、化學肥料的慣行農法,轉變成有機農法,所以透過募款向台糖租地、再無償提供給農民耕作,並強調不捕捉、不毒殺吃農產的動物,讓農民學習與動物分享食物。
當此過程能吸引生態觀光、農產消費者而讓農民收入成長時,他們就會願意將生態農場的技術,帶回到自家田地。這擴散過程讓整個生態系復育,也創造經濟與環境的雙贏、人與自然的平衡。
此外,生態農場也強調公益性分配,農場公田的盈餘除了作為農場運作基金外,其餘將作為社區福利金,讓其他即使沒有參與農場實地耕作的居民,也能享有公益性的福利。
邦查農場,讓部落重新思考金錢與價值
另外一個案例,是花蓮縣原住民族永續農業文化發展協會,在光復鄉經營的邦查農場,他們的農場經理蘇秀蓮説:「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這句話讓部落被錢綁架,讓人情變得淡薄,什麼都要錢的結果,是沒有拿到的會失落,拿到的會習慣、甚至產生依賴。他認為部落族人的確要有溫飽的收入,但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要用錢來誘惑人。取而代之的是大家平等、都要出力,所以合作互助可讓部落重新思考金錢與價值。
而目前台灣公共化協會,期盼讓富興、邦查等社區共同建立平台,未來可相互交流、學習彼此的強項,如生態旅遊、農業等,並申請勞委會多元就業案來讓經驗sop化、而能擴散到花蓮、台東各地。
創建台灣的環境合作新價值
美麗灣環評的強渡關山,固然對於長期關心此議題的朋友是個挫傷,但療傷治癒最好的方法,或許不只是繼續訴訟、集中在環保訴求,而是掌握這個契機,擺脫資本主義對我們環境、經濟議題的分化、隔離。期盼更多關心環境議題的朋友,能從對合作經濟的「關心」,更進一步瞭解、參與,甚至「直接連結訴求與實踐」。
19世紀以來北歐、加拿大等地的合作社運動,在在告訴我們一切向錢看的資本主義模式並不是帶人類往美好生活的唯一方式,至於替代道路是什麼,我們也正在摸索與實驗當中,但可以確定的是已經有很多的案例顯示出這種著重人與人、人與環境關懷的合作經濟,是一種可欲的、美好的 替代與補充(摘自陳方隅論文)。
我們相信環境運動的目標不僅是反對開發,更是創建台灣的新價值,期盼照耀著每年第一道曙光的台東,能和花蓮共同成為環保與合作經濟結合的開端。


[1]參考讀本:陳方隅,2012年。「社會經濟」的在地實踐:論合作經濟與花蓮案例可行性。台大政治學研究碩士論文。
[2] 本段數據取自該集團官方網站,目前更新至2010年:http://www.mondragon-corporation.com
[3] 參閱國際合作聯盟官方網站統計資料區:http://www.ica.coop/coop/statistics.html Accessed: 2012/2/20
[4] 聯合國大會在20091218日通過64/136決議,請參閱:http://www.un.org/News/Press/docs/2009/dev2784.doc.htmAccessed: 2012/2/20

1 意見:

iean888 提到...

昨天去台東,經過杉原美麗灣建築物, 仔細看了一遍, 發現最大問題是 建物太大了! , 應該改用低矮, 最多2層樓的 木造混合建築為宜, 如 峇里島 那樣, 對海灘風景才不會造成壓迫感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