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慶與民主

星期二, 10月 06, 2009

姚欣進

過去多年來,兩岸各自的國慶日期雖僅相差九日,但從未如今年一樣會有如此強烈的鮮明對照。

剛落幕的中國大陸的國慶慶典,在強烈民族自尊與中央集權政府的運作下,在全球電視的畫面上,呈現出軍事、經濟與文化上的強勢景象,當然使人印象深刻。毫無疑問的,這次慶典反映了自屈辱鴉片戰爭之後一百八十六年來,中國綜合國力最強勢的發展成果。

另一方面,在史無前例的八八水災重創之後,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已決定停止舉辦國慶慶典,這固然是肇因於特殊災變,但若真的舉辦,以近年來台灣經濟陷於停滯困局、民生疾苦日益加重的現實裡,又有何喜意可言?

兩岸兩地之國慶之盛衰對比,實已道盡了兩岸社會發展動力的消長變化之客觀趨勢了。然而,國慶慶典畢竟是一時的舞台形象,也不過是反映目前社會總體的狀況而已。在中國崛起繁榮的表象下,難道沒有揮之不去的隱憂,如荷馬史詩中英雄人物,阿奇里斯(Achilles),全身上下刀槍不入,唯有腳踝之處的致命弱點嗎?

對於台灣來說,即使未來台灣經濟發展要與中國大陸緊密相聯繫,但難道台灣沒有足以自保、足以訴諸於普世價值的力量與資源嗎?

這雖是針對兩岸不同社會的問題,但卻趨向於一個共同的答案:民主。

中國之所以能在近十餘年迅速崛起於全球舞台,根本原因在於經濟繁榮發展,有了經濟資源,才能累積財富、打造軍容壯勝的武力、發展文化軟實力。然而,經濟繁榮、國力壯大絕非是一國永續和平、迄立不搖的根本保證。當資源利益越來越多,多元利益相互衝突的情況就更需要衝突制度化的順暢運作。而在現代的多元社會裡,這利益分配與調整的穩定機制,除了民主之外,別無第二條路可走。

中共政權的許多菁英們,最傾心於新加坡那種不民主卻有相對自由,不民主卻有高度行政效率,不民主卻能帶來經濟繁榮、社會安康樂利的開明專制政治體制。這當然最符合於當前中共政權的官僚統治利益,目前似乎也能有效而穩定帶動中國社會發展,但,長遠來說,這卻是中國社會能否真正轉型為現代公民社會的最大障礙。

台灣在這方面的民主經驗與成果,即使是代議民主,即使是呈現亂象與膚淺媚俗的民粹政治等現象,但相對於中國大陸連基本的民主憲政與政黨政治都付之闕如來說,台灣社會的自我調適、自我發展的韌性與創意,都將遠勝於一個只有經濟沒有民主的社會。

更何況,一旦中國大陸經濟有了三長兩短,則今日被繁榮景象所暫時壓抑下去的基層民眾民怨,弱勢族群的民憤,來日的反彈就更不堪設想了。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