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水災,我們學到了什麼?

星期四, 8月 20, 2009

姚欣進

八八水災不僅是國家級災害,它所反映的各方現象,也成為世界級的新聞。這次水災,不僅是前所未見的天災禍害,也是不可思議的人謀不臧。

以此來看,我們或許會說:「台灣何其不幸,既有無法掌控的風雨侵襲,又有冥頑不靈的人為體制」。

然而,此時此刻,唯有我們能痛定思痛,從這次慘痛事故中深切檢討問題的癥結,以期來日至少能將天災掌控至最低程度。

首先,這次水災固然有其更深遠的原因,如近年來全球氣候異常,已脫離過去季節氣候、雨量的常軌,這似乎不是台灣單一地區所能掌控的宏觀因素。

但,正因如此,我們氣象監控、預報機制,就更需要有新思維,不能再一昧地依賴過去的經驗值,來預估未來的異常氣候,而需要更警覺性來掌握氣候突變資訊與徵兆,這當然需要我們氣候監測機構要積極發展出更及時有效的預警機制。

其次,這次水災之所以會釀成鉅大禍害,根本原因在於:台灣許多天然河溪已大幅失去天然的排水功能,以致於當雨量驟大時,根本疏通不及,無法將山區大雨由河溪自然排通於大海。這勢如奔馬的滂沱大雨就會直接大力沖刷山區土石,造成駭人的土石流而掩埋山間村戶的人間慘劇。

但台灣天然河溪,尤其是許多野溪,難道是純粹自然因素而消逝或大幅失去排水功能的嗎?根據近日許多關切環保的團體與有識之士的論述,答案是,這往往是人為因素,例如在河床上栽種自然或經濟作物。在不斷與天爭地、不斷縮小河床,的營生開墾下,天然河川就這樣逐漸失去自然功能。如今的天災,就不過是自然力量的反撲、反噬了。

其三,這次水災常見的現象是原本堅實豎立的橋梁,應聲折斷,造成偏遠災民失去外界連絡通道。但若細究起來,這乃是長年來,政府放縱濫採河川石沙的直接結果。當河川的沙石不斷被濫採殆盡,這橋梁的根基都被掏空了,一遇到大水暴漲衝擊,還能不垮嗎?這次高屏溪上的雙園大橋的斷裂,就是一個明證。

其四,在這次水災的衝擊下,台灣中南部一帶山區駭人的土石流現象已顯示,不僅是我們傳統農業、特殊利益的產業(如石沙開採)需要通盤檢討,而且我們近年賴以為傲的觀光業與周邊休閒服務業,如山區民宿、山區咖啡館(雲林古坑區)、阿里山的火車線道等等,都不無為了經濟利益而有過度開發之嫌,以致於間接促成了土石流巨災。

綜合以上幾點,我們應徹底轉換當前經濟效益第一的價值觀,謙卑的體認與大自然共存、與河川共存。在這方向下,重新規劃國土利用方式。唯有如此,我們才能說:願天佑台灣,讓這次災難不再重現!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