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蘇花高更好的救災道路
潘欣榮
蘇花公路柔腸寸斷,搶修需要一週,造成花蓮縣的觀光與農產品五億元的損失。但令人不解的是,在各家媒體的風災報導之後,都緊接著花蓮民代呼籲行政院:加速興建蘇花高以解決颱風災害!
站在照顧農民的立場,對柚農的風災補貼本應是農委會、地方縣政府的共同責任。但為何在文旦落果補貼未定案時,牛頭不對馬嘴的把文旦柚等農產品的三億損失,歸因於無法將農產品運輸到市場,所以要建蘇花高。這種說法是將「落果補貼」與「熟果運輸交通」混為一談,即政客模糊焦點以逃避責任的手段。清醒的人民必須問:難道只有興建蘇花高才能避免颱風的衝擊嗎?是否有其它更好的交通方式來確保農業與觀光的運輸安全?
鐵路能救農業
其實,搶收後的蔬果需要儘速運送到西部,只要政府妥善規劃北迴鐵路,就能完成這項大量、即時、不中斷的農產運輸使命,北迴鐵路興建25年至今還未聞隧道坍方造成鐵路中斷災情就是最好的證據。同時,銜接北迴鐵路的花東鐵路正沿著農產品的故鄉---花東縱谷開設,但多年來,卻未規劃如何將台鐵的大小站成為沿線蔬果的幅奏運輸點,白白喪失了這項運輸利器。
海路能救觀光
風災路斷,造成小客車、遊覽車無法進入花蓮所帶來觀光業的兩億損失。要改變現狀,能否設計一條讓觀光客「風雨無阻」的要道是重要的,而海運正是最佳選擇!
從花蓮到蘇澳這段約35浬的航程,以台灣領先全球、現代化的造船能力,配合既有海港等設施的強化。若能以兩艘四萬噸以上的交通船服役,不但在輕度颱風時能如履平地;同時,一趟船將可裝載百輛汽車及數千乘客,以平均速度25節計算,同時考量上下貨等因素,單趟僅需一個半小時以內,兩艘對開往返,兩至三小時一個航班,北端銜接北宜高,南端接花東公路。(詳見廖鴻基。洄瀾潮汐---論花蓮的轉向定位與新願景)使得台北至花蓮不超過三個小時,速度上與蘇花高無分軒輊。令人訝異的是,這條路的經費僅需蘇花高的十分之一。
多元的交通建設是防颱的不二法門
支持興建蘇花高的花蓮縣觀光協會施勝郎理事長說:「我們要一條不會中斷的安全道路。」的確,安全的道路是最重要的,但難道安全的道路只有蘇花高一條嗎?在防災計畫中常用「多元方案」取代「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政策,套用到花蓮,則是避免將千億元都投入一條蘇花高,而應分散在多條不會中斷的藍色公路與鐵路上,這樣做不僅更安全,同時能節省預算。
考量花蓮有限的腹地並善用海洋台灣的資源,既能解決農、貨運的需要,亦能在全台觀光業面臨週休五天,營業兩天的困境下,透過藍色公路以打造花蓮觀光業的藍海道路,建立蘇花高之外的新經濟之路,何樂而不為?
後記:
感謝大家的閱讀與支持
讓我相信仍有許多人關心蘇花高的問題
但媒體不見得會關心多數人關心的事
這篇文章我曾嘗試投稿給多家報社
除了大力支持蘇花高的聯合報沒投之外
我先後(不是同一時間喔!)投給
中時、蘋果、自由以及立報
但都沒上
我也很好奇為什麼,只希望不要是因為反對我的論點
或許是蘇花高背後真的牽涉太大的利益
就誠如底下這篇對劉炯錫老師打壓的報導中
瞭解在花東
許多為環境發聲的人卻受到地方官商的聯手打壓
希望媒體也能站在人民的立場給予環境工作者支持
中國時報 2007.08.28
觀光產業團體 抗議環保教授阻礙台東發展
中央社
台東環保聯盟多次舉發台東「美麗灣渡假村」涉及不法;台東縣議會、台東工業策進會和觀光業者今天前往台東大學抗議,要求擔任台灣環保聯盟台東分會召集人的劉炯錫教授離開台東。劉炯錫回應,那些讓台東成為窮山惡水的人才應該離開台東。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台東分會和台東環保團體多次舉發台東縣政府以BOT案和業者開發的杉原海水浴場「美利灣渡假村」,涉及不法、環評問題,施工中廢棄物掩埋在沙灘裡,並且具體按鈴控告台東縣長鄺麗貞和相關人員。
聖帕颱風過後,劉炯錫和環盟秘書林雲閣等人,在沙灘上發現裸露的工程廢棄物,再次前往台東地檢署補強證據。 台東工業策進會、台東縣議會、以及知本溫泉產業產業促進協會、台東休閒旅遊協會、觀光協會等團體,今天上午動員二、三百人前往劉炯錫任教的台東大學抗議。
總指揮台東縣工業策進會總幹事侯壽松表示,「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案,被劉烔錫教授為首的環保人士,惡意誣衊為「圖利財團投資工程」,並且按鈴控告地方政府首長,使得重大投資建設工程的正面意義被歪曲抹黑,引發財團撤資的骨牌效應危機,讓人痛心疾首。
侯壽松指出,劉炯錫是嘉義人並非台東人,「假台東人、假環保」,要求劉炯錫離開台東,並且十五日內作出回應。
劉炯錫表示,如果工業策進會等團體認為環盟的指控不實,也歡迎他們去地檢署按鈴控告;他並非以教授身分參與環保活動,而是利用課餘時間以社團成員名義從事個人有興趣的工作,他是基於愛護台東,絕無惡意或誣衊。
林雲閣表示,工策會等團體睜眼說瞎話,聖帕颱風過後,業者、媒體、環保團體親眼目睹,沙灘上裸露一個鋼筋水泥的基座,事實就在眼前,不用造假。
劉炯錫、林雲閣表示,他們的戶籍都在台東,真正的台東人是保護台東的好山好水,那些讓台東成為窮山惡水的人才應該離開台東。
蘇花公路柔腸寸斷,搶修需要一週,造成花蓮縣的觀光與農產品五億元的損失。但令人不解的是,在各家媒體的風災報導之後,都緊接著花蓮民代呼籲行政院:加速興建蘇花高以解決颱風災害!
站在照顧農民的立場,對柚農的風災補貼本應是農委會、地方縣政府的共同責任。但為何在文旦落果補貼未定案時,牛頭不對馬嘴的把文旦柚等農產品的三億損失,歸因於無法將農產品運輸到市場,所以要建蘇花高。這種說法是將「落果補貼」與「熟果運輸交通」混為一談,即政客模糊焦點以逃避責任的手段。清醒的人民必須問:難道只有興建蘇花高才能避免颱風的衝擊嗎?是否有其它更好的交通方式來確保農業與觀光的運輸安全?
鐵路能救農業
其實,搶收後的蔬果需要儘速運送到西部,只要政府妥善規劃北迴鐵路,就能完成這項大量、即時、不中斷的農產運輸使命,北迴鐵路興建25年至今還未聞隧道坍方造成鐵路中斷災情就是最好的證據。同時,銜接北迴鐵路的花東鐵路正沿著農產品的故鄉---花東縱谷開設,但多年來,卻未規劃如何將台鐵的大小站成為沿線蔬果的幅奏運輸點,白白喪失了這項運輸利器。
海路能救觀光
風災路斷,造成小客車、遊覽車無法進入花蓮所帶來觀光業的兩億損失。要改變現狀,能否設計一條讓觀光客「風雨無阻」的要道是重要的,而海運正是最佳選擇!
從花蓮到蘇澳這段約35浬的航程,以台灣領先全球、現代化的造船能力,配合既有海港等設施的強化。若能以兩艘四萬噸以上的交通船服役,不但在輕度颱風時能如履平地;同時,一趟船將可裝載百輛汽車及數千乘客,以平均速度25節計算,同時考量上下貨等因素,單趟僅需一個半小時以內,兩艘對開往返,兩至三小時一個航班,北端銜接北宜高,南端接花東公路。(詳見廖鴻基。洄瀾潮汐---論花蓮的轉向定位與新願景)使得台北至花蓮不超過三個小時,速度上與蘇花高無分軒輊。令人訝異的是,這條路的經費僅需蘇花高的十分之一。
多元的交通建設是防颱的不二法門
支持興建蘇花高的花蓮縣觀光協會施勝郎理事長說:「我們要一條不會中斷的安全道路。」的確,安全的道路是最重要的,但難道安全的道路只有蘇花高一條嗎?在防災計畫中常用「多元方案」取代「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政策,套用到花蓮,則是避免將千億元都投入一條蘇花高,而應分散在多條不會中斷的藍色公路與鐵路上,這樣做不僅更安全,同時能節省預算。
考量花蓮有限的腹地並善用海洋台灣的資源,既能解決農、貨運的需要,亦能在全台觀光業面臨週休五天,營業兩天的困境下,透過藍色公路以打造花蓮觀光業的藍海道路,建立蘇花高之外的新經濟之路,何樂而不為?
後記:
感謝大家的閱讀與支持
讓我相信仍有許多人關心蘇花高的問題
但媒體不見得會關心多數人關心的事
這篇文章我曾嘗試投稿給多家報社
除了大力支持蘇花高的聯合報沒投之外
我先後(不是同一時間喔!)投給
中時、蘋果、自由以及立報
但都沒上
我也很好奇為什麼,只希望不要是因為反對我的論點
或許是蘇花高背後真的牽涉太大的利益
就誠如底下這篇對劉炯錫老師打壓的報導中
瞭解在花東
許多為環境發聲的人卻受到地方官商的聯手打壓
希望媒體也能站在人民的立場給予環境工作者支持
中國時報 2007.08.28
觀光產業團體 抗議環保教授阻礙台東發展
中央社
台東環保聯盟多次舉發台東「美麗灣渡假村」涉及不法;台東縣議會、台東工業策進會和觀光業者今天前往台東大學抗議,要求擔任台灣環保聯盟台東分會召集人的劉炯錫教授離開台東。劉炯錫回應,那些讓台東成為窮山惡水的人才應該離開台東。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台東分會和台東環保團體多次舉發台東縣政府以BOT案和業者開發的杉原海水浴場「美利灣渡假村」,涉及不法、環評問題,施工中廢棄物掩埋在沙灘裡,並且具體按鈴控告台東縣長鄺麗貞和相關人員。
聖帕颱風過後,劉炯錫和環盟秘書林雲閣等人,在沙灘上發現裸露的工程廢棄物,再次前往台東地檢署補強證據。 台東工業策進會、台東縣議會、以及知本溫泉產業產業促進協會、台東休閒旅遊協會、觀光協會等團體,今天上午動員二、三百人前往劉炯錫任教的台東大學抗議。
總指揮台東縣工業策進會總幹事侯壽松表示,「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案,被劉烔錫教授為首的環保人士,惡意誣衊為「圖利財團投資工程」,並且按鈴控告地方政府首長,使得重大投資建設工程的正面意義被歪曲抹黑,引發財團撤資的骨牌效應危機,讓人痛心疾首。
侯壽松指出,劉炯錫是嘉義人並非台東人,「假台東人、假環保」,要求劉炯錫離開台東,並且十五日內作出回應。
劉炯錫表示,如果工業策進會等團體認為環盟的指控不實,也歡迎他們去地檢署按鈴控告;他並非以教授身分參與環保活動,而是利用課餘時間以社團成員名義從事個人有興趣的工作,他是基於愛護台東,絕無惡意或誣衊。
林雲閣表示,工策會等團體睜眼說瞎話,聖帕颱風過後,業者、媒體、環保團體親眼目睹,沙灘上裸露一個鋼筋水泥的基座,事實就在眼前,不用造假。
劉炯錫、林雲閣表示,他們的戶籍都在台東,真正的台東人是保護台東的好山好水,那些讓台東成為窮山惡水的人才應該離開台東。
1 意見:
以下為舊部落上對此文的迴響:http://blog.yam.com/vonunten/article/11527140#comments
版主您好~~這篇文章寫得精簡,別具觀點
想徵求轉載至敝電子本週五(9/7)的綠色交通專欄?
http://e-info.org.tw/taxonomy/term/449
煩請回覆,感謝!
彭郁娟 於 2007-09-04 16:25:27 留言 |
現在的政府, 聽得懂你在說什麼, 那就是見鬼了.........
不過, 我還是要給你A+的評價
小南 於 2007-08-29 10:00:40 留言 |
真是讚啦!!!!
給你拍拍手啦!!!!
良 於 2007-08-29 09:22:56 留言 |
台鐵現在最適合多產品發展
之前有汽車載運
現在也可以來個浪漫之路
otto 於 2007-08-28 19:15:45 留言 |
講得好!!
仙女 於 2007-08-28 19:11:09 留言 |
非常精闢的見解~~
x9050 於 2007-08-28 16:58:39 留言 |
說到這個, 敝人在很久之前也曾向有關單位建言過, 台鐵應該同台郵作策略合作經營, 台鐵可以負責主要幹線的快速運輸, 臺郵可以負責點對點的宅送. 這是對東部農業產銷最好的做法.
AA 於 2007-08-28 06:33:12 留言 |
張貼留言